學習目的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舊唐書·魏征列傳》
學習回報
先秦百家爭鳴,兩漢雄風,三國韜略,隋唐全盛,兩宋科技,都是中國歷史上的突出亮點。學員通過系統的學習,從歷史發展的興衰看歷代王朝的變遷,從帝王名臣的成敗看領袖用人謀事的方略,以古鑒今,以達"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明存亡之道,曉興衰之理"的境界,理解歷史變遷與人生變化的意義,體悟帝王將相權術與人生智慧的關系,運用以史為鑒的思想,培養識人、用人、知人、御人的韜略,掌握企業日常管理的精髓,以及危機應對之權變,還有見微知著、基業長青的長遠謀略,使企業文化和戰略更為科學使用,全面提高領導力和執行力。
招生對象 企業董事長、總經理
學習方式 經典課程講授、案例分析、清華大學總裁班同學定期活動
學制1.5年,每2個月到清華大學學習1次,每次3天
學費標準 人民幣49800元/人(含教材、講義、證書)
主辦院系 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授課教師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高校知名教授、史學家
證 書 學員完成全部課程,頒發 “歷史文化與領導韜略總裁(CEO)班”結業證書。
課程模塊
模塊
|
課 程
|
課程描述
|
一、政治經世篇
|
《史記》
——史家之絕唱
|
西漢司馬遷所修,創立紀傳體,總括黃帝至漢武帝三千年史事,是中國第一部“正史”。具備“不虛美、不隱惡”的實錄精神,同時又富于高妙的文采,魯迅譽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
學《資治通鑒》做大格局領導
——帝王之明鏡
|
1《資治通鑒》的仁君思想 —從歷朝皇家教育必備教材,學習現代企業的領袖之道;
2《資治通鑒》精髓——修心三要“仁明武”[從創業、守成、陵夷、中興、亂亡五類君王特點警省企業家的人格修為]
3《資治通鑒》精髓——治國三要“人賞罰”[從王臣將相合謀共舉、離心同毀的歷史,領悟企業家至公至明的治本之法]
4《資治通鑒》之合縱連橫 —從兩超五強的戰國歷史,預知全球化時代的中國經濟
5《資治通鑒》之權臣邏輯——從歷史上帝王對功臣、能臣御用的經驗、教訓,學習企業核心團隊的凝聚力法則
6《資治通鑒》之基業傳承——從歷史上王朝基業傳承與儲君選擇的成敗得失,學習培養接班人和處理領導集團內部矛盾的方法
|
|
《道德經》
——南面之道術
|
“道可道,非常道”。《道德經》所蘊含的自然、無為的政治管理智慧以及立命養心哲學為歷代治國安邦者所尊崇,亦為現今社會的蕓蕓眾生提供了宇宙觀和方法論的豐富營養。政治家視其為可供借鑒的治世名言,軍事家說其是一部攻防戰略的用兵指南,史學家說其是一部先秦文化的結晶,養生修道者視其為益壽延年之妙法。
|
|
二、識人用人篇
|
學《商賈傳奇》
通曉計然之策
|
1商祖白圭的經營哲學——人棄我取,人取我與
2商圣范蠡的高深智慧——審時度勢、知進知退
3儒商子貢的富而好禮——生財有道、樂善好施
4司馬相如的促銷秘密——富無經業、貨無常主
更多古今結合,人事結合,經驗與教訓結合的案例解讀:呂不韋、陳嘉庚、臺灣首富王永慶;譚木匠、德國雙立人……
|
學《人物志》
結識管鮑之友
|
1《人物志》識人篇——莊子“九征”形象觀人法
2《人物志》識人篇——諸葛亮論“將材”
3《人物志》識人篇——呂氏春秋“八觀六驗”全面考察法
4《人物志》識人篇——“七謬”選才失誤原因
5《人物志》用人篇——客觀認識企業家性格能力偏頗對人才能力發揮的負面影響
6《人物志》用人篇——十二種偏才的性格分析[領導如何發揮偏才的個性愛好?]
7《人物志》用人篇——十二種偏才專業才能分類[從生理素質、氣質、才能差異,組建核心團隊]
8《人物志》用人篇——十二種偏才的任職取向[王曉毅“論英雄”:以無味和五味的主德管理特點]
|
|
三、領導哲學篇
|
《君主論》
|
《君主論》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著名的專論,它是我們了解現代西方國家社會治理的重要理論基礎,也是我們理解西方國家戰略謀略的重要窗口。
|
《戰國策》
|
《戰國策》是漢人劉向根據戰國時期縱橫家著作編輯而成的一部獨特的國別史著作,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翻開歷史的書卷,越過時空回到戰國之時,用心領略戰國七雄合縱連橫、攻伐退守之壯史,盡意體味謀臣策士文韜武略、捭闔博弈之慧智,以國史為明鏡,曉興替之至道。本課程旨在通過《戰國策》之史蘊沁潤,感悟戰爭縱橫之智和家國興衰之道,宗古應今提升博弈智慧。
|
|
《品三國》
|
一部三國的智慧,穿透1800年的時空,從戰爭到競爭,從陣營到經營,學曹操之決斷,仿劉備之進退,悟孫權之競合,用孔明之謀略,品貂蟬之忠誠,繼關羽之義襟……融三國之文化,筑大業之超群,入謀略之帷幄,候決勝之佳音。
|
|
四、運籌帷幄篇
|
《孫子兵法》
——統帥之道
|
兵法謀略與經營謀略同出一轍。在當代有廣泛的適用性。社會各領域的競爭,實質上是人智慧的競爭,有勝人一籌的謀略,才能穩操勝券。
|
《周易智慧》
——領導藝術
|
《周易》作為群經之首,中國思想的源頭,表達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只有仔細沉潛,才能領悟易道的精神世界,確立新的生存方式。
|
|
《鬼谷子》
——謀略與縱橫術
|
鬼谷子為縱橫家之鼻祖,縱橫家所崇尚的是權謀策略及言談辯論之技巧。《鬼谷子》的精髓在專于具體 技 巧,潛謀于無形,常勝于不爭不費。《鬼谷子》的精髓:道貴制人,制人者握權。
|
|
五、帝王之道與領導謀略篇
|
治世明君—唐太宗
|
唐太宗與貞觀之治--從治術到帝王學; 唐太宗治國新思想--治國先治君
唐太宗之治國篇--積德與治理之道;唐太宗之用人篇--從唯才是舉到任人唯賢
唐太宗之核心文化篇--言論監督的重要性;唐太宗之制度建設篇--內政與外交
|
一代名臣—曾國藩
|
曾國藩,清朝時期的軍事家、政治家、理學家,“中興名臣”之一,大清文人封武侯第一人。《冰鑒》智慧與曾國藩識人用人之道。《曾文正公家書》與曾國藩持家教子之術。本課程旨在學習曾國藩揣摩人性、收服人心、知人識人的謀人之法,以及造勢做局、把握時機的謀事之道,為企業管理、權力運作等汲取智慧源泉。
|
|
近代偉人—毛澤東
|
毛澤東思想謀略與領導藝術是在長期革命和建設實踐中形成的致勝之道,是高效率的工作方法和領導藝術,是指導我們進行企業經營管理和市場商戰的理論武器。
|
|
六、當代治國戰略篇
|
《當代中國核心價值觀》
——正能量
|
哲學上的價值概念是最本質、最普遍的價值概念,它是對各種特殊的價值現象的本質的概括。經濟領域中某項活動是否具有效益;政治生活中某種政權組織形式是否體現了人民群眾的意志而能否受到民眾的支持;精神生活中某種信仰或信念是否能給人以精神支撐并引導人們走向自由;藝術領域中某件藝術作品是否能給人帶來美的感受,等等,都是主體和客體之間價值關系的豐富多彩的表現形式。
|
《轉型社會學》——中國社會結構轉型的趨勢和隱患
|
分析社會結構的變化是社會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而準確把握社會結構演變的趨勢則是制定社會政策、了解社會輿論走向的基本前提。
|
|
《文化強國》——中國文化產業十年
|
從中國文化產業建設至今的歷程與現狀的分析,展望中國文化產業下一個十年的發展藍圖,共同探索未來十年中國產業融合與文化振興之道。
|
特邀師資
吳 倬: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育部清華大學高校德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
孫立平:清華大學社會學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張國剛: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中外關系學會副會長,"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萬俊人: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教授,博導,哲學系主任,教育部“長江學者”
王曉毅: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廖名春: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周易》研究專家,“楚天學者”
崔國文:清華大學老科協副會長、清華大學總裁學員俱樂部理事長
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