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硬盤使用時的注意事項
2.1 硬盤正在讀寫時不可突然斷電 硬盤讀寫操作時,處于高速旋轉之中(目前通常為7200轉/分鐘或5400轉/分鐘),如若突然斷電,可能會導致磁頭與盤片猛烈磨擦而損壞硬盤。因此最好不要突然關機,關機時一定要注意面板上的硬盤指示燈是否還在閃爍,只有當硬盤指示燈停止閃爍、硬盤結束讀寫后方可關機。
2.2 注意保持環境衛生 在潮濕、灰塵、粉粒嚴重超標的環境中使用微機時,會有更多的污染物吸附至印制電路板的表面以及主軸電機內部。潮濕環境還會使絕緣電阻等電子器件工作不穩定。因此必須保持環境衛生,減少空氣中的潮濕度和含塵量。切記:一般計算機用戶不能自行拆開硬盤蓋,否則空氣中的灰塵進入硬盤內,在磁頭進行讀、寫操作時劃傷盤片或磁頭。所以當硬盤出現故障時,切勿自行拆卸硬盤外殼,應該交送專業廠家修理。
2.3 注意硬盤防震 硬盤是一種高精設備,工作時磁頭在盤片表面的浮動高度只有幾微米。當硬盤處于讀寫狀態時,一旦發生較大的震動,就可能造成磁頭與盤片的撞擊,導致損壞。所以不要搬動運行中的微機。在硬盤的安裝、拆卸過程中應多加小心,硬盤移動、運輸時嚴禁磕碰,最好用泡沫或海綿包裝保護一下,盡量減少震動。
2.4 注意控制環境溫度 使用硬盤時應注意防高溫、防潮、防電磁干擾。硬盤工作時會產生一定熱量,使用中存在散熱問題。溫度以20~25℃為宜,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使晶體振蕩器的時鐘主頻發生改變。溫度還會造成硬盤電路元件失靈,磁介質也會因熱脹效應而造成記錄錯誤;溫度過低,空氣中的水分會被凝結在集成電路元件上,造成短路。濕度過高時,電子元件表面可能會吸附一層水膜,氧化、腐蝕電子線路,以致接觸不良,甚至短路,還會使磁介質的磁力發生變化,造成數據的讀寫錯誤。濕度過低,容易積累大量的因機器轉動而產生的靜電荷,這些靜電會燒壞CMOS電路,吸附灰塵而損壞磁頭、劃傷磁盤片。
2.5 養成使用與整理硬盤的好習慣 根目錄一般存放系統文件和子目錄,盡量少存放其它文件。要經常運行Windows的磁盤碎片整理程序對硬盤進行整理。注意經常刪“垃圾站”與“\WINDOWS\TEMP”目錄中的臨時文件。
2.6 防止計算機病毒對硬盤的破壞 硬盤是計算機病毒攻擊的重點目標,應注意利用最新的殺毒軟件對病毒進行防范,并注意對重要的數據進行保護和經常性的備份。
史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