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年僅15歲的男孩通過“在家學習”的方式,獲得了兩個本科學位,目前正準備申請香港的大學攻讀法律博士學位。他的父親認為,孩子并非天才,只是因人施教的結果,而且這樣的模式可以被復制。真的能復制嗎?
有教育專家表示,雖然“在家學習”的群體,較千萬級的在校學生尚屬極小部分;像劉如松能突破體制內的教育,在學業上取得如此令人驚嘆的成績,更可謂個案,但該現象的產生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和探索的教育話題,這個群體的出現表達了公眾對個性化教育的訴求。結合劉如松的案例,記者專訪了多位教育學、社會學、心理學專家和一線教師,傾聽他們對于“在家學習”的看法。
若不是劉廷芳介紹,誰也想不到眼前這個年僅15歲的男孩,已經取得浙江大學法律自考本科文憑和學士學位證書,而最近又以高分通過寧波大學法律專業的畢業論文答辯,另外一所大學的本科文憑也即將到手。男孩說,他目前正在雅思考試,一旦成績過7分,就準備申請香港的大學,繼續攻讀法律博士學位。
劉廷芳,浙江衢州人,原來是浙江省內一所高中的語文教師,后辭職在杭州辦起了一家英語補習機構。這位令人稱奇的男孩就是劉廷芳的兒子,名叫劉如松。仔細一算,他的學習速度整整比同齡人快了8年。當他的同學還在學校教室里,為下一年度的中考而沖刺時,劉如松卻準備考取博士。這是如何做到的?劉廷芳只說了四個字:在家學習。
這個答案勾起了記者濃厚的興趣,10月下旬,記者采訪了劉如松父子。
連番跳級的小學
“從幼兒園到小學三年級,如松都是按部就班地上學。到了三年級,問題就出來了。老師有時會告狀,說他上課不聽講,小動作很多,還不做作業。”劉廷芳說。
讓老師無奈的是,盡管上課表現不盡如人意,但每次考試劉如松總能擠進年級前三,直叫老師“又愛又恨”。其實,小小年紀的劉如松也“無奈”。他說:“上課的內容實在太簡單,會了為什么還要翻來覆去地教,還要做這么多作業?”
劉廷芳聽了兒子這番話,一個念頭在腦海中萌生,能不能跳級?三年級學期末,他向學校提出跳級申請,卻遭到了質疑。
“四年級的課程自學?怎么行!如果跟不上怎么辦?后果你承擔?”盡管如此,劉廷芳還是決定讓孩子跳級。
這年暑假,劉廷芳準備好教材,請了一位語文老師和一位數學老師,每天輔導上新課,要求是“不反復復習,不重復做題”。如此一來,學習進度大大提升,一年的課程30天內全部學完。如松竟然完全適應,并且喜歡這樣的上課方式。
開學時,按承諾,學校對劉如松進行四年級的摸底考試,一張試卷做下來,幾乎滿分,這讓校長十分驚訝。
讓人沒想到的是,如愿跳級一年后,父子倆再次決定跳級。劉如松到老師辦公室告別,老師唉聲道:“這是揠苗助長啊!”
五年級的暑假,仍然延續上一年的模式,一個月內上完所有課程。因為上不了公辦初中,只好到杭州一所民辦初中就讀。
聽說如松兩個暑假上完兩年課程,民辦初中校長十分驚訝,遂決定臨時檢驗其學習能力,就隨便從電腦里拉了幾道小升初的題目讓劉如松當場做,劉如松輕松地完成了,一題沒錯!校長連忙允諾收了這名“神童”。
兩年學完了中學六年課程
初中開學后,第一次摸底考試,幾百名學生中,劉如松考了第15名,校長和老師們驚呆了。
一個月過后,劉如松學習上的“老毛病”又犯了,上課不聽講,作業不交,連課堂測驗都不認真了。但在年級統考時,成績又名列前茅。問及原因,年僅10歲的劉如松說,上課內容簡單又重復,沒勁!
劉廷芳在想,能不能讓孩子回家里自學?
這樣的想法,劉廷芳自己都嚇了一跳。他用了3天時間,來權衡這個決定的可靠程度。
劉廷芳很清楚,把孩子接回家里自學意味著什么:孩子將失去一同學習的伙伴,孩子將享受不到學校的教學資源……“可回家,我們能照顧他,還能夠爭取比同齡人更快的學習進度,這樣的誘惑實在太大了。”劉廷芳說。
把想法告訴劉如松后,這一次他并沒有立馬答應下來,這是他第一次索要時間來考慮父親的意見。他更多的考慮是在家里自學,將永遠失去同一個課堂的小伙伴們。
最終劉如松還是拖著行李箱走出了校門。劉廷芳至今還清楚地記得,那是期中考試結束的那個星期天,2008年11月9日。
一周后,自學正式開始。此時,劉廷芳已為兒子準備好了所有課程的教輔材料及一份學習計劃,計劃上清楚羅列著今后一周和一個月需要完成的學習內容。
“我的要求是以自學為主,然后做習題。我專門請浙江師范大學的研究生,輔導和批改他的習題,只講錯的,而且必須得講深講透。”劉廷芳說,其實在家學習,兒子的學習比較主動和努力,一天學習時間超過8個小時,一周只能休息一天,沒有特殊情況,不準打破規律。
慢慢地,劉如松開始自己規劃學習進度。沒想到,才十個月,他就把三年的課程完成了。為了檢驗成果,劉廷芳特地拿來當年的中考試卷,成績竟然非常不錯,這更堅定了父子倆對于在家自學模式的信心。
一年多后,劉如松再次以驚人的速度完成高中課程。
“如松對學習充滿興趣,很有規劃,從不懈怠。我想他在學校學習,得忍受他不適應的學習模式,效果也許不會這么好。”劉廷芳說。
他不是神童
讀完中學所有課程,接下來該怎么辦?劉廷芳定下一個目標:用4年時間,通過自學考試,拿到3個本科文憑,學會3門外語。
大學學什么?劉如松選擇了法律。
在劉如松的書架上,最多的書籍是法律專業的:《刑法學》《法理學》《國際法》……劉如松告訴記者,一本三四百頁的書,幾天就能看完。他說:“這是我從小養成的習慣,第一遍誦讀,劃重點;第二遍看題集,做題目;第三遍,再有重點地誦讀。如此一來,我基本就能掌握了。”
如今,一看到某個案例,劉如松能完整地說出具體罪名。劉廷芳說,培養孩子的興趣和習慣最重要。為了學外語,劉如松每天都要寫日記,輪流使用英文和日文。
“接下來,我還要學習德語,有了4門語言的功底,我想對我以后的職業道路,是很有幫助的。”劉如松說。
劉廷芳當初定下的目標也近乎提前一年完成了。2010年起,劉如松花1年時間自學了14門課,通過了浙江工商大學的法律??瓶荚嚒T谶@個基礎上,他又取得了浙江大學法律自考本科文憑;寧波大學律師專業的自考課程考試和畢業論文均已通過,年底前就可拿到文憑;浙江工商大學行政管理學的自考課程,還剩下3門課和一篇畢業論文,如全部通過,3個本科文憑就將全部到手。
如今,劉如松正全身心投入到雅思考試,因為他想申請香港的大學,繼續攻讀法律博士學位。然而,劉如松說,他最大的愿望是,讀軍事法學。
采訪結束前,劉廷芳再三強調,孩子取得這些成績,并非什么神童,也并非天才。那么,劉如松可以被“復制”嗎?
對此,劉廷芳表示:“如松也喜歡玩游戲,喜歡看網絡小說,但必須正確地去引導。他就是千萬普通孩子中的一個。我始終覺得,一定要為孩子找到適合他學習的模式和道路,因人施教才能快出人才。其實,這樣的模式完全可以被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