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簡答題
1. 說明一元線性回歸分析中可決系數r2的取值范圍并說明r2=1的含義?
2. 什么是動機?什么是優勢動機?
3. 學習型組織區別于傳統組織的競爭優勢是什么?
4. 簡述組織方針在企業戰略中的重要作用?
5. 第三、四位次的企業應采取何種位次競爭戰略?
6. 寫出企業選擇籌資方案的兩個前提條件?
7. 假定其它條件不變,廠商投資增加將會引起什么變化?
8. 某商品的需求曲線為Q=960-8P-19Py,其中Py是相關商品的價格,問相關商品是替代品還是互補品?為什么?
三、分析計算題
1. 某人每天乘公共汽車上班,隨機選取10天,記錄所花費的時間如下(分鐘):
28 29 32 37 33 25 29 32 41 34
(1)對上述數據做莖葉圖(以十位數為莖,個位數為葉)。
(2)估計每天乘公共汽車上班所花費的平均時間。
(3)計算乘公共汽車上班所花費時間的樣本標準差。
(4)該人也可以以乘另一線路公共汽車上班,根據隨機選取的10天,計算乘該線路汽車上班所花費的樣本平均時間為28分鐘,樣本標準差為5.8分鐘。從時間角度看,哪一條線路比較好?請說明理由。(運算過程保留小數點后一位。)
2. 為研究吸煙與慢性氣管炎的關系,隨機地抽查了205名25歲以上吸煙的人,其中有43人患有慢性氣管炎,請計算有95%的把握可能認為患有慢性氣管炎的人數比例不低于多少。(運算過程保留小數點后四位。)
(Z0.025=1.96。Z0.05=1.645 即:φ(1.96)=0.975,φ(1.645)=0.95)
3. 某企業投資一個新的項目,現有甲。乙。丙。丁四個投資方案可供選擇,預計方案實施后可能產生的自然狀態有A.B.C.D四個。各方案在不同狀態下的損益值如下表所示,試分別用樂觀準則,悲觀準則和遺憾準則確定采用哪一個方案。
自然狀態 方案 甲 乙 丙 丁
A 600 400 360 550
B 400 150 250 100
C -100 -50 160 -100
D -400 -250 90 -200
4. 某壟斷企業的總成本函數為TC=50Q+Q2,收入函數TR=90Q-3Q2,問該壟斷企業利潤達到最大時,需求曲線上的點價格彈性是多少?
四。案例分析
案例1:
天訊通達公司是一個中外合資生產信息產品的高科技企業,研究開發人員占了全部人員的四分之一,大多數具有碩士文憑。公司的總經理是一個留洋的博士,在產品開發、技術創新上具有非常高的水平和洞察力。他經常說:只要我們能夠不斷地開發出新產品,保持技術上的領先水平,企業就有希望。他每個季度都要回到讀博士學位的母公司所在國工作一個月,接受新知識、新技能的培訓、從事前沿技術的研究工作。他說:不這樣做,我就會落后,公司就會落后。因此,對公司的管理就顯得力不從心。
公司沒有建立一套規范化的管理制度,采用的是模糊工資制。每一個季度末,總經理要和每個中層以上的管理人員及主要的研發人員進行一次很短時間的交流,了解三個月來的主要成績及不足,然后給人事部門一個手諭,上面清清楚楚地寫明誰將晉級、誰將提薪和提多少;普通員工的考核和加薪晉級工作則由部門經理依此辦理。公司規定員工之間不能相互打聽收入情況,然而統一計算機工資系統使得這種信息很難保密,大多數員工都很清楚與自己業績、學位、地位、資力相當的人的收入水平,如果一個人連續兩個季度都沒有加薪,這就意味著要主動提交辭職報告了。
最近,沿海一個高科技企業到當地人才交流市場招聘人員,公司一下子就有七個研發人員應聘而去,留下了大量未完成開發的開發項目和技術難題,總經理也不得不中斷了國外的研究提前回國。他開始意識到這樣下去不行了。
問題:
(1)按照對企業高級主管技能的要求,分析該總經理缺少什么樣的技能?
(2)根據激勵理論和公平理論分析,說明案例中所給出的工資制度的主要不足?
(3)有人說連續兩個季度不加薪的暗示為公司不合格人員的解聘創造了很好的退出機制。對此,你的看法是什么?
案例2:
小王原來并不是廚師,但是喜愛烹調的他綜合各家之長,開發出了一種風味獨特的豆制品菜肴。有朋友建議為什么不讓更多的人享受這樣一種美味的菜肴呢?接受了朋友的建議,小王在省城開了一家小飯館,起名“味來香”。
餐館生意越做越好,開始感到店面太小,尤其在中午的時候供不應求,顧客開始有了抱怨。因而他換了一個地方,增加了營業面積,隨著客戶需求量的增加,他不得不把一些工作委派給聘來的人員,包括采購和主廚,但是總還可以通過及時的指點,保證菜肴的質量,但他已經經常感到力不從心。
生意還在增加,有朋友建議他用同一品牌開連鎖經營店,于是有兩家裝修,擺設都一摸一樣的“味來香”餐館開業了。但是他更加力不從心,許多問題接踵而至,質量也越來越難以保證,當初美味的菜肴已經變成為一種解決工薪族午餐的食品,那些老顧客也很少來了。
問題:(1)用組織理論解釋案例所描述的情況與結局是什么原因產生的?
(2)結合案例給出的資料,分析隨著組織規模的擴張,小王的身份和目標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
(3)分析說明“味來香”的目標與小王個人的目標是否一致,差異在哪里?
案例3:
日本口香糖市場年銷售額高達740億日圓,這么大的“蛋糕”,多半被“勞特”一家獨吞。“勞特”經過多年的經營不僅具有較大的規模優勢,而且幾乎占有了所有的營銷渠道,穩穩地坐在“口香糖霸主”的地位。
有一家名為江琦的小公司認為:任何產品都不會是十全十美的,既然不是十全十美,那就一定存在不足:既然存在不足,那就一定有改進的辦法。為此,公司成立了專門的市場開發班子,專門研究霸主“勞特”的產品,經過一番苦心調研,終于找到了“勞特”產品的四點不足;口香糖市場已經從青少年擴展到成年人,而“勞特”的產品定位在青少年市場;市場需要多樣化的產品,而“勞特”產品卻始終以單一的果味型為主;“勞特”產品形狀多年來一成不變,一直是條塊狀,過于單調;“勞特”口香塘每塊110日元價格雖然合理,卻常常使消費者為那10元的零頭煩惱(10個日元是一個小票,相當于人民幣1角)
于是,江琦公司決定“無孔不入”,針對這四大不足開發出四種功能型新產品:司機專用口香糖--含有高濃度的薄荷,司機用了可以醒腦提神、消困除倦;交際用口香糖--具有清潔口腔、祛除異味的功效;體育用口香糖--在普通的口香糖里面添加了多種維生素,能增強體力、消除運動后的疲勞;輕松行口香糖--內含葉綠素,使用之后可以影響人的情緒趁于平緩。
江崎公司還精心設計了受歡迎的造型,打破了一貫的條塊形狀,設計新穎活潑;包裝上也適應顧客講究精美的心理,既漂亮又實惠;價格訂為50元和100日元兩種,解決了顧客怕找零的后顧之憂。功能型口香糖在日本一經問世,不僅擠進了“勞特”一統天下的口香糖市場,還一舉奪得了25%的市場份額,當年的銷售額高達175億日元。
問題:
(1)江崎公司奮起一搏的做法,說明它具有一種什么樣的經營理念?
(2)按照波特的觀點,說明江崎公司在挑戰“勞特”公司時采用的是什么樣的競爭策略?
(3)根據案例資料總結江崎公司的成功經驗?
注意:同等學力在職研究生管理科學與工程模擬題總共有兩份:同等學力在職研究生管理科學與工程模擬題1為選擇題;此篇為簡答題和案例分析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