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国产大片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在人线久久综合,成人免费网站视频www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商學院 > 復習指導 > 邏輯 >

    博士生基本上是如何培養的?

      研究生教育起步較晚,近年來雖然招生數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但在規模擴大的同時,如何提高博士生培養質量成為眾多高校向“研究型大學”轉變過程中面臨的重大課題。

      拔尖創新人才的脫穎而出,來自于創新的環境、創新的制度。目前,教育部正在分步實施研究生教育創新工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的評選,研究生創新中心的建設,研究生暑期學校的舉辦等。教育部副部長吳啟迪表示,舉辦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也是實施研究生教育創新工程的重要內容,目的就是為博士生營造學術交流的氛圍,為全國博士生提供一個高起點、大范圍、多領域的學術交流平臺。

      要辦成世界一流大學,就必須在博士生培養制度上改革,就必須提高博士生的創新能力,這不僅是眾多高校的共識,而且正在成為他們努力探索的方向。不久前,北大、清華分別推出博士生招生改革措施,改考試為選拔。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部在招收博士生時,則推行長達2—3天的復試程序,考核學生的科研綜合能力。在培養方面,華中科大、哈爾濱工業大學等很多學校在學制上做出了有益的嘗試。中科大有意改變傳統的碩士、博士兩個獨立層次,改為聯貫式,以培養博士為目標。前期以課程學習為主,研究生不確定導師,后期以研究為主,作為學校流動的科研人員對待,納入學校科研隊伍和人力資源管理,取消博士生入學考試。通過“過關考試”的學生,直接進入博士階段;其他學生修滿一定課程,完成論文后可獲得碩士學位。復旦大學設立了研究生創新基金,分優秀論文撫育基金、創業種子基金、風險選題研究基金三個方面。三年來,資助了132項學生提出的課題。而作為對研究生創新能力教育培養的嘗試與探索,清華大學從2001年底起就討論、醞釀加強研究生學術交流的途徑,去年3月開辦“清華大學博士生學術論壇”,一年多來,3096名博士生和757教授積極參加了42期學術論壇,2441名博士生在論壇上作了公開學術報告。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認為,創建良好的學術交流氛圍和平臺,對博士生培養有著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