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隨著文化消費的不斷升級和傳媒產業的一系列積極變化,我國文化傳媒產業取得了顯著進展。科技、通訊與媒體融合,媒體與娛樂行業的商業模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規模被打破。從音樂制作人、電影制作人到電視廣播商、新聞編輯與圖書出版商,高管們都不得不重新思考他們的商業模式。結果是什么?有些人正在重返學校就讀EMBA,開始他們人生中另一次追求。對于事業有成的企業家來說,重回校園也是給自己一個可以安靜和理性思考的空間。
從2002年7月首批30所高校獲國務院學位辦EMBA教育資格至今,EMBA在中國發展已超過十年。作為一個洋品牌,EMBA在中國發展迅速,并逐漸形成自己的本土化特色,以至于《金融時報》評價中國是全世界讀EMBA最熱門的地方。在EMBA課堂里,開放式的教育,全方位的互動學習方式,在與教授、商業精英和同學的交互學習中,每個人都能感受到各種鮮活的思想碰撞出的火花。任何“異端邪說”、“淺顯幼稚”的想法都會被重視。你的任何有價值的觀點都會得到教授和同學們的贊賞。因此很多人也說EMBA是學在課堂之外。EMBA教育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然而,年輕的中國EMBA還有很多不成熟地方,各商學院之間課程雷同、差異不明顯也是常被人詬病的地方。在全球范圍內,擁有自己的特色課程是頂級商學院打響品牌的必備武器,例如,哈佛大學商學院的會計、控制等。相對于海外成熟的商學院教育,我國商學院的特色專業剛剛處于探索階段。因此,2011年末中國傳媒大學與四川大學強強聯合,共同舉辦文化傳媒類EMBA的消息在業界引起強烈反響。作為素有中國黃埔軍校之稱的中國傳媒大學和百年名校四川大學率先在文化傳媒領域強強合作,推出了文化傳媒EMBA,助力文化傳媒領域高層管理者迅速提升管理藝術水平。
雙方發揮各自優勢,聯合培養文化、傳媒類高級工商管理碩士,為推動我國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貢獻力量,文化傳媒EMBA學位班將正式開啟中國特色課程的航程。文化傳媒EMBA專業項目能更有針對性滿足學員的需求,和普通EMBA項目在選修課中設置專業方向相比,設立文化傳媒專業化EMBA項目是根據特定專業需求而采取的一種創新,可以專門設計完整的課程體系和實踐項目,配備專業師資,滿足學員對文化傳媒專業知識、理論和實踐的需求,有針對性地提高他們的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