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全國工商管理碩士教育指導委員會聯合發文,通知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復旦大學管理學院、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上海財經大學商學院五家單位通過中國高質量工商管理教育認證(C hinese A dvanced Managem ent E ducation A ccreditation,簡稱CAMEA )。至此,首批五家單位率先通過該項認證,這標志著歷時近一年的中國高質量教育認證工作取得重要成果。
特點:更加強調中國國情和創新與特色
中國高質量MBA教育認證由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和全國工商管理碩士教育指導委員會于2012年啟動。該認證致力于敦促商學院在不斷的自我反思、自我總結中,實現教育質量的持續改進與創新,認證流程在借鑒國際認證評估體系的基礎上,更加強調適合中國國情及創新與特色兩個要素。
CAMEA認證的流程主要包括參評培訓咨詢、提交申請、考察確認資格、單位自評、現場評估、結果確認、持續改進等環節。現場評估合格的單位,再經中國高質量M BA教育認證工作委員會討論、認證理事會確認后,獲準通過有效期為三年或五年“中國高質量M BA認證”,通過認證的單位需要嚴格按照認證流程相關要求,做好認證保持,按時提交中期進展報告,不斷促進M BA教育質量持續提升。
觀點:大多數管院沒必要申請國際認證
全國MBA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認證與評估分委員會召集人、復旦大學管理學院院長陸雄文教授表示,“中國高質量M BA認證”的特點之一,即強調并非每一個中國管理學院都要去做國際認證,尤其對西部省市的管理學院而言,花大價錢去做國際認證既沒必要也沒可能性,全國僅有10%-20%的管理學院參與國際認證即可,大多管理學院更應該著眼于地區服務,考量對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所做出的貢獻。
廣東財經大學MBA教育中心主任李煥榮說,這次首批通過中國高質量M BA認證的院校都是老牌名校,M B A辦學時間比較長。“新興的M B A院校現在主要忙著明年的評估,以后也會考慮參與認證。”
在管理教育界,國際上公認的有三大認證體系,A A CSB(美國管理商學院聯合會)、EQ U IS(歐洲質量發展認證體系)和A M BA(英國工商管理碩士協會)。近年來,包括廣東的商學院在內的中國各地高校商學院,都在積極加入國際認證。目前,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已經通過了全部三大國際認證;2010年,中山大學嶺南學院先后獲得A M B A和E Q U IS兩項國際認證;2011年暨南大學管理學院通過A M BA認證。
李煥榮認為,和國際上三大認證相比,中國高質量M B A教育認證影響力還有差距,因此有的院校可能不太急于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