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和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隆重召開。50余位畢業于光華管理學院的各界校友當選為本屆兩會代表、委員。
3月10日,二十余位來自全國10個省和直轄市的“兩會”校友在母校團聚座談,在黨委書記冒大衛主持下,校友們再敘師恩,暢談心得。全國人大代表蔡洪濱院長向校友們報告了學院的發展近況,學院在國際化、學術研究、教育質量以及校友服務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取得的成績以及未來幾年的發展規劃,感謝校友們對學院的關心和支持,并轉達了全國政協委員、名譽院長厲以寧教授的問候。劉學、張志學、龔六堂副院長也分別對校友們表達了歡迎,希望校友們對各個項目的發展建言獻策。
校友們紛紛回顧了在光華讀書時的趣事、老師們對個人成長和發展的重要影響,并結合各自的提案,就教育、醫療、航空航天、郵政、制造業、金融、能源、環保、法制等關乎民生和國家繁榮的話題進行了簡短的發言與熱烈的討論。
全國人大代表、云南省人大常委會原常務副主任、黨組副書記晏友瓊感慨“上北大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決定,這段學習使我完成了從操作層面到理論層面的升華”。 她的提案是關于進一步加強生態領域的立法工作,提高生態立法的針對性。她呼吁國家注重生態補償機制方面的立法,擴大生態立法的公眾參與度。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動情的回憶起讀書時的往事,“白天忙工作,周末騎車20幾公里來上課,特別難忘時任黨委書記的王其文老師的《運籌學》的課,要求十分嚴格。我也很懷念與100多位同學一起讀書的日子。畢業后,同學們在各個領域都很有建樹。” 隨后,他向大家介紹了今年我國郵政行業的發展和成績,此次就如何提高網購服務質量,提升運輸時效和末端服務水平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全國政協委員、深圳市政協主席王穗明說,“在光華學習、充電是一生中最值得的事情”,代表了很多校友的心聲。此次參加兩會,她建議在我國快速城鎮化發展中,要更加關注對最基層單位、直接惠及百姓的投入,改革支出的列表結構,厘清養人和國家政府運行以及直接投入民生的結構劃分,使公共財政的項目表達更清晰更陽光。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揭陽市市委副書記、市長陳東懇切的表達了對于母校的感恩之情,“光華的經歷是人生中最有收獲的一段時光,畢業后母校依然源源不斷的支持我們。光華的課程對企業家非常有價值。潮汕的企業家在光華聽課后,回到廣東組建了中德工業園,‘轉型升級’、‘騰籠換鳥’是一個大工作,通過在光華的學習和培訓,小鳥變大鳥,小籠變大籠。”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梁小虹則向大家描繪了中國火箭強國的發展路徑,建議要構建完善的中國航天運輸體系,為航天強國奠定堅實基礎。他描繪的航天強國的藍圖贏得了大家熱烈的回應,中國夢的豪情令每個人的自豪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
全國政協委員、共青團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書記白松濤在闊別母校十一年后,懷著感恩的心回來,“近些年,北大每年都選調優秀的畢業到廣西工作,感謝學校的巨大支持!”
全國政協委員、瑞士銀行中國區董事長李一指出“原來金融市場4至5年一個周期,現在兩年就是一個周期,很多業務都在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建議大家再回母校學習充電。未來十年是中國最重要的十年,光華所具有的實力和資源也使它遇到了一個推動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好時機。”
全國人大代表、宇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光宇建議深化改革促進教育更加公平,希望政府繼續大力鼓勵、支持民辦教育,使公辦、民辦教育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享受相同的待遇。
全國人大代表、錦州新華龍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郭光華坦言在光華讀書期間企業成功上市,與在學院的學習和啟迪密不可分。此次兩會他提議盡快制定鉬行業發展規劃,嚴格執行行業準入標準,加快培育國際化的大型鉬業企業集團,適度放開鉬產品加工貿易,促進我國鉬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常委李蘭說:“今天的感覺就是回家了!在光華的學習,使得終身學習的理念深入我心,對我有很大的幫助”。去年在她主持的一項針對4000多名企業家的調查顯示,七成的企業家認為目前企業的稅收負擔“很重”或“較重”。李蘭建議,繼續擴大“營改增”的試點地區,拓寬試點行業范圍,同時降低企業增值稅的稅率。
全國政協委員、金誠同達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劉紅宇已是兩屆委員了,她在兩會上提交的三個提案分別是建議反腐立法明確官員受禮限額;建議國家設立法官檢察官“廉政基金”;建議加強公車監管、使用公車專屬牌照。同時她強調,司法公正是社會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加強國人素質教育和道德觀教育的前提是要加強法制教育,讓國人守住法律底線。
能源問題是近年來兩會熱議的焦點問題,來自三個省的人大代表寧遠喜(廣東寶麗華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黨委書記)和張福利(河北五興能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彥寶(寧夏寶豐能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提的都是關于能源問題的提案。而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仁創科技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秦升益,這位致力于沙產業的“科技狂人”認為通過自主創新,使小砂粒融入高科技,完全可以實現點沙成金。秦升益還帶來了一些砂產品,現場演示“透水磚”、“會呼吸的花盆”等創新科研成果,令在場校友們印象深刻。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衛生局局長方來英在兩會期間就群眾關注的醫改問題指出,中國醫改的關鍵是基層,基層問題解決不好,中國的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成功不了,基層人才問題一定要系統解決。他表示,看病難背后是資源配置問題,而資源配置最失衡的地方在基層、在邊遠山區、在農牧區。
校友們紛紛表示,作為北大的畢業生,大家都有夢想,也都更加努力,以不辱使命。從黨的十八大到全國兩會,“中國夢”是全體中國人熱議的話題,也是時代的最強音。“中國夢”的承載既高遠也樸實厚重,既是海內外全體中華兒女的整體目標,也是每一個人的具體愿望。每一位北大光華的代表、委員都是“實干圓夢”的參與者、書寫者、奉獻者。我們的師生和我們的校友一起,為了“中國夢”,身體力行, 攻堅克難,鍥而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