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晚7點,在25樓A座819室,一場盛況空前的MBA公開課在牛占文院長的大力推介和同學們的熱烈掌聲中拉開帷幕。教室里擠滿了人,兩百張座椅座無虛席,走廊上加座,還有不少人站著聽完2個小時的講座。
以前的公開課從未出現過這種場面,究其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嘉賓好,閱歷豐富,影響力大,更有學長和學院積極推薦;二是選題好,儒家思想和企業管理,兩者看似矛盾卻存在諸多共通之處,大家想著一探究竟。
雖然年已古稀,可梁博士講話底氣十足并繪聲繪色,一點都不遜色于我們這些年輕人。在長達2個小時的演講中,他始終將影響其一生的儒家思想與個人成長深造及企業經營管理相結合,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將大家帶入到當時的情境之中。無論是他思考進美國哪所大學讀研以及求學期間是否換導師,還是他在美國及回國后在制造型企業中的不同經歷,儒家思想都是影響其做決定時所考慮的重要因素。與此同時,他還跟大家分享了儒家思想對于管理團隊而言所具有的特殊價值,如“先義后利,以義為重”、“先天下之憂而憂”、“仁者愛人,推己及人”等。最后這位自稱“科技腦、人文心、中華情、世界觀”的老者給年輕人提出幾點建議,如“以終為始,積極主動”、“吃眼前虧”、“服務為快樂之本”等。所有這些無不體現出了梁博士對于華人企業成長與發展的殷切期望和拳拳之心。
整堂講座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梁博士所提倡的教導型組織,認為領導們應該轉變身份,樂于做教練而不是隊長,只有這樣企業才更有希望。這點我在之前的工作中深有體會。事實上,國內很多企業仍處于專制獨裁組織和科層組織的低層次階段,雖然有些企業已開始施行學習型組織,但總體離高層次的教導型組織還存在很大的差距。對于我們這些已經在或即將走上管理崗位的MBA學生來說,任重而道遠,惟有上下求索,求新求變,終身學習。
在我看來,要想將儒家思想很好地應用于企業管理之中,唯有從根本出發,從頭開始學習儒家文化及典故,弄清其歷史背景及出處,再結合時代特征和現實狀況變通地應用于企業經營管理中。而非生拉硬拽,硬將現有的管理理念往儒家思想靠攏。這樣做只會本末倒置,結果是不倫不類,意義不大。我認為,梁博士之所以能自如地將儒家思想應用于企業管理中,就是因為他從小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和影響。而我們現在的教育體制已很難涉足這塊內容,要想從根本出發,只有自己下功夫多多翻看古籍,做到融會貫通并變為己用。
感謝梁博士給我們帶來的這場意義深遠的講座,也希望每位同學能夠以這個講座為起點,邁向人生的更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