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學院2013年春季班開學典禮盛大開幕,來自全國各地的371名EMBA 22期學員和金融MBA學員齊聚北京,共匯長江,追尋夢想。從今天開始的兩年時光中,他們將開啟一段充實而快樂的學習之旅,在獲得前沿管理知識的同時,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長江公益,弘揚長江所倡導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天下開天平”的精神與抱負。
本次開學典禮由長江商學院戰(zhàn)略學副教授兼副院長滕斌圣博士擔綱主持。長江商學院創(chuàng)辦院長項兵博士、運營管理學教授兼副院長李樂德博士、會計學教授兼副院長薛云奎博士、金融學訪問教授兼副院長李海濤博士、經濟與人力資源學教授兼副院長王一江博士、助理院長兼EMBA項目主任羅譞,以及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和老師等出席了本次開學典禮。同時,本次典禮還特別邀請了國務院參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名譽所長夏斌先生出席并發(fā)表主題演講。
首先,長江商學院創(chuàng)辦院長項兵博士在開幕致辭中與嘉賓和學員一起分享了長江商學院的十年歷程以及未來發(fā)展規(guī)劃。項兵院長提出,未來的學習必定要站在整合優(yōu)質資源的全球學習平臺上,才能立足于全球性的競爭與合作之中。中國經濟目前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企業(yè)的造富能力日益強大,但如何從價格競爭走向價值競爭,如何超越科技興國從而走向重視人文與服務業(yè)的發(fā)展,如何在中國打造一批超越家族的,諸如IBM、通用電器、西門子的世界級現(xiàn)代企業(yè),在中國形成中產階級占大多數(shù)的社會結構,都是當前面臨的一系列挑戰(zhàn)。長江在管理教育的探索與創(chuàng)新層面獨樹一幟,許多課程均專門針對當前變革中的經濟結構與環(huán)境所設,并且十分注重培養(yǎng)企業(yè)家的全球視野、全球責任和全球資源整合能力。
面向未來,項院長認為:“過去全球的重大問題都是由西方提出解決方案,我們配合。但未來,鑒于中國先哲的智慧和中國的實力,我們也可以提供非常有效的全球性解決方案。”他同時希望東西方“雙向交流”時代的到來將以長江商學院的一系列創(chuàng)新作為起點,并勉勵所有學員與長江共同擔當,為全球社會的和諧發(fā)展和中國的復興做出應有的貢獻!
隨后,國務院參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名譽所長夏斌先生也為全體學員帶來了精彩的主題演講。夏斌先生從中國的“道、術”著眼,深入分析了當前中國經濟發(fā)展的邏輯軌跡并提出結構調整的重點。他談到,當前的中國經濟正處于調整時期,因此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中國的增長速度放緩將成為常態(tài),這意味著中國經濟發(fā)展進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第二,調整的實質不再是過去的增加一點或減少一點的總量政策,而是改革,正如李克強總理講的“改革是最大的紅利”;第三,過去十年的數(shù)據(jù)和報表未必是未來十年發(fā)展的邏輯,制定未來戰(zhàn)略和發(fā)展規(guī)劃時須慎重考慮;第四,企業(yè)家要關注改革,在國家經濟制度的變革中尋找機會;第五,要在“大邏輯”之下分析短期問題,不要被媒體上簡單的輿論所左右,記住“道”是什么,“大勢”是什么——“世界大勢”是什么,以及“中國大勢”是什么;第六,調整時期的長度及可能出現(xiàn)的反復,都需要辨證地理解。夏斌先生堅信:“從長期來看,中國經濟只要深化改革、加快改革,中國的未來發(fā)展肯定是樂觀的”。同時,他建議同學們多關注世界經濟的發(fā)展史和一些重要的非主流經濟學說,從第三方的角度更加客觀冷靜地分析及看待中國的經濟問題。
長江商學院副院長、經濟與人力資源學教授王一江博士就“離和諧社會,我們還差多遠?”為題分享了他對和諧社會的獨特理解和建言。王教授首先用一系列圖片向大家展示了當前社會中發(fā)生的一些典型性事件,并指出,如何妥善解決好基層的問題是切實建成和諧社會所面臨的首要課題之一,這就要求我們的基層領導真正做到執(zhí)政為民。在現(xiàn)行的體制下,基層領導的決策可能存在一些問題,因此嘗試讓基層的民眾參與決策,即用“公民投票”的方法反映他們對基層干部執(zhí)政的感受,從而共同建設一個和諧社會,也是政府可以考慮采納的方式之一。
在隨后的公益環(huán)節(jié)中,全體嘉賓和學員一同觀看了長江商學院的公益故事短片。從2008年的汶川地震到今年的4.20雅安地震,長江校友先后發(fā)起并實施了聚焦于教育、醫(yī)療、救災、扶貧等方面的多個公益項目。雅安地震后,長江商學院第一時間發(fā)出了《心系雅安?愛聚長江 ——“4?20”雅安抗震救災長江倡議書》,長江校友以捐款、捐贈救災物資和藥品、志愿服務等多種方式對雅安進行了援助。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截至5月6日,長江校友、教授、員工通過各種渠道和各種形式捐助雅安的善款已超過兩億元。震后3天,即2013年4月23日,長江公益委員會正式成立,為長江人救災援助提供戰(zhàn)略方向和資源保障。同時委員會將協(xié)助長江人遴選公益項目,開拓公益視野,提升公益能力,推動長江公益正式進入“3.0時代”。
三位長江商學院新老學員代表向全體聽眾分享了他們的心情和感言。EMBA 21期學員、江蘇悅達集團公司總裁邵勇代表老學員發(fā)言,從學院、老師和校友三個維度同大家分享了他在長江學習的深切體會。他首先將心目中的長江商學院總結為三個關鍵詞:鬧中取靜、特立獨行、傳經布道。鬧中取靜指長江大隱隱于市的智慧;特立獨行,說的是長江以教授治校,以研究立校的首創(chuàng)精神;傳經布道指建立自我、追求無我的獨到理念。這也是李嘉誠先生對長江商學院的寄語,更是中國企業(yè)家肩負的責任和使命。隨后,他談到了心目中的長江教授——在過去11年的時間里,每一個進入長江商學院的學員都會感受到長江大家庭的溫馨與溫暖,更領悟到了教授們從月球看地球的視角和全球化的視野,還有他們通過案例分析在“山窮水盡疑無路”中引導大家尋求“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過程。最后,邵勇將心目中的長江校友作為發(fā)言的總結——因為長江,各行各業(yè)精英回到久違的校園并在此相遇重逢,共同探討商業(yè)之道、社會之道以及人生之道。他由衷地期望同學們用讀書來梳理人生,沉淀智慧,用學習去領會深意,感受生活,在長江商學院開啟另一場追逐夢想、體驗成功的快樂之旅。
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資本市場部副總經理顧侃代表金融MBA新生發(fā)言。他表示,進入長江學習是他人生中一個嶄新且重要的選擇。長江商學院立足全球經濟之勢,明金融管理之道,優(yōu)新興市場金融之術,在過去的十多年中培養(yǎng)了大量金融和管理人才,且在人文精神和公益實踐領域享有盛譽。他堅信在長江商學院不僅可以學習到扎實的管理知識,更可以培養(yǎng)自己的國際視野和提升思維高度,實現(xiàn)個人的人生理想與價值。在未來兩年的學習中,他希望與所有的同學共同勤勉進步,把長江作為大家共同的大學堂、大家庭,用自身的行動來踐行長江的校訓,實現(xiàn)學院對大家的殷切期望。
安徽省高速地產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董事楊青云代表EMBA 22期新生發(fā)言。他談到,“因為向往長江,所以匯入大海”——自己的企業(yè)是一個多元化經營的集團公司,在旁人看來他是商界的精英、行業(yè)的驕子,但自己深知,作為企業(yè)的領軍人物,未來要走的路還很長,實現(xiàn)百年名企的夢想和現(xiàn)實的差距還很遠。選擇走進長江商學院這個殿堂,將會洗凈浮躁之氣、修煉博大境界,擔當更崇高的使命。
新學員的加入為長江商學院帶來了新的氣息與活力,他們將在長江學人的大家庭中和學院搭建的全球學習與交流平臺上,向自己的人生目標不斷邁進,與長江師生一道實現(xiàn)長江商學院的歷史使命。預祝各位同學學習愉快!
關于長江商學院(Cheung Kong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長江商學院成立于2002年,是擁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非贏利性教育機構。長江商學院自創(chuàng)辦以來,一直以培養(yǎng)新一代的世界級企業(yè)家為己任,為打造享譽全球的新一代商學院不斷探索與創(chuàng)新。取勢于中國經濟之崛起,借助政府和李嘉誠基金會的大力支持,堅持教授治校的治理結構,長江商學院經過十年發(fā)展,現(xiàn)已培養(yǎng)出數(shù)以萬計備受尊敬的商界領袖。作為第一家全球化的中國商學院,長江商學院已成功啟動歐洲、北美等市場運營,致力于促進東西方在管理思想與商業(yè)實踐的雙向交流與學習,成為融貫中西、整合全球最佳管理教育資源的高端學習平臺。長江商學院現(xiàn)有高級工商管理碩士項目(EMBA)、高層管理教育項目(EE)、工商管理碩士項目(MBA)、在職金融MBA項目(FMBA)四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