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財經大學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和“國家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首批試點高校。學校形成了以經濟學、管理學兩大傳統優勢學科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多學科體系。6月4日,中央財經大學商學院MBA 2012級學生黨支部組織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開展愛國主義教育主題參觀活動,此次參觀活動由三部分組成,即分別參觀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雕塑園、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和“七七事變”發生地——盧溝橋。
第一站:中國人民抗日戰爭雕塑園
參觀的第一站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雕塑園,這里有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碑,有以《國歌》為主題反映中國人民八年浴血抗戰歷史的雕塑群,有用來自抗日戰爭主要戰場的石材建造的中心廣場、綠林、歷史悠久的宛平城墻……整個雕塑園寬敞整潔、莊嚴肅穆,雕塑上的人物刻畫的栩栩如生,所展現出的許多耳熟能詳的故事場景讓同學們感慨萬分。大家紛紛表示,在這里我們接受了愛國主義教育的洗禮,我們深深感受到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的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正是無數革命先烈不惜拋頭顱、灑熱血,才為我們換來今天的幸福生活,這樣的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應該好好珍惜,一定會以優異的成績和出色的工作來回報革命先烈的付出。
第二站: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抗日戰爭紀念館位于宛平城中心,距盧溝橋500米,是一座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紀念館以中華民族的抗戰精神為魂,以“偉大勝利”為主題,向我們全面展現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歷史畫卷。進入展廳,迎面是一座長18米、高5米的大型鑄銅浮雕“把我們的血肉鑄成我們新的長城”,宏偉而又莊嚴的巨型浮雕生動地刻畫了無數英雄革命先烈,給在場的同學們以深深的震撼。展覽分為“民族危機 救亡興起”、“國共合作 共赴國難”、“抗戰燈塔 中流砥柱”、“日軍暴行慘絕人寰”、“浴血疆場 民族壯歌”、“得道多助 國際支援”、“歷史勝利 巨大貢獻”、“以史為鑒 面向未來”八個部分,展出了587張珍貴照片、830余件重點文物、22組雕塑、14幅油畫、10個景觀,以歷史圖片和實物為主,輔以景觀、油畫、雕塑、幻影成像、影視片等展示手段,向我們展示了中國人民的抗日歷程。“七三一”細菌部隊和南京大屠殺的圖片,向大家控訴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臺兒莊、平型關、百團大戰等著名戰役的畫面,讓我們仿佛看到波瀾壯闊的浴血奮戰的場景;楊靖宇、趙一曼、張自忠、趙登禹……一個個抗日英雄的事跡令我們感動;全息實體模型“地道戰”讓同學們紛紛駐足,內外聯防、互相配合,打擊敵人的巧妙作戰方式,向我們展示中國人民的集體智慧。一張張珍貴照片、一組組雕塑、一件件重點文物,無不讓在場參觀的同學沉浸在對革命先烈深深的緬懷之中。同學們相互交流、溝通感受,大家一直認為,這個展覽讓同學們更加深刻、全面地了解了抗日戰爭的全過程,中國人民不屈不撓、同心抗戰的精神鼓舞了每一名同學,大家一定會把滿腔的愛國之情化為學習和工作的動力,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事業而奮斗。
第三站:盧溝橋
從抗日戰爭紀念館出來,同學們來到了“七七事變”發生地——盧溝橋。“盧溝曉月”御題漢白玉碑,從金章宗年間就被列為"燕京八景"之一,盧溝橋的獅子早在13世紀就得到世界著名旅行家馬克波羅的贊譽,稱之為“共同構成美麗的奇觀!”。然而,駐華日軍卻在此悍然發動了侵華戰爭。1937年7月7日夜,日軍借口一個士兵失蹤,要進入宛平縣城搜查,中國守軍拒絕了這一無理的要求。日軍開槍開炮猛轟盧溝橋,向城內的中國守軍進攻,中國守軍第29軍奮起還擊,史稱“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中國軍隊在盧溝橋打響了全面抗戰的第一槍,抗日戰爭由此揭開序幕。同學們走在盧溝橋上,形態各異的石獅子讓大家驚嘆,美輪美奐、千姿百態的造型,怎么也數不清楚的小獅子雕塑,讓大家留連忘返,無不贊嘆中華民族精湛絕倫的藝術寶藏。而在觀賞的同時,小獅子身上的彈孔和明顯的修補痕跡,又仿佛在控訴侵華日軍的罪行。盧溝橋提醒人們不要忘記那段歷史,盧溝橋是中華民族強國興邦愛國主義教育的課堂。參觀結束,支部召開了總結討論會,大家紛紛表示,此次活動使自己對抗日戰爭這段歷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侵華日軍的劣行及中國軍民奮起抗戰的壯烈情懷讓大家深刻感受到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在豐富歷史知識的同時也激發了心中的愛國主義熱情,也更堅定了自己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大家一定會努力學習、認真工作,為MBA,為中財,為我國社會主義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