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在職研究生網了解英國《金融時報》公布2013年金融碩士全球排名,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碩士項目位列全球第13位,再次成為榜上亞洲排名第一的金融碩士項目。北京大學是享譽世界的百年名校,光華管理學院是中國最好的商學院之一。
6月25日,北大光華金融碩士項目改革媒體見面會在光華管理學院舉行。光華管理學院院長蔡洪濱,副院長龔六堂,金融系主任、金融碩士項目主任劉玉珍,院長助理、金融碩士項目執行主任趙龍凱出席見面會,向媒體介紹了2013年金融碩士項目的最新發展和改革措施。
見面會上,蔡洪濱院長首先代表光華管理學院向到場的媒體表示歡迎和感謝。他強調在今年的FT評比中,北大光華金融碩士的“平均薪酬”、“就業成功率排名”、“三個月內就業率”三項指標均位列全球第一,“課程價值”、“目標實現程度”等涉及項目長遠發展的指標也以極大的優勢位于前列,分別是全球第12和第8,是對項目在知識教育和職業發展方面成績的極大肯定。同時,蔡院長指出了金融碩士項目的職業發展導向,并預告了光華金融碩士項目2013年在招生、課程、培養等方面的創新與變革。隨后,副院長龔六堂教授對金融碩士項目具體的改革措施進行了全面解讀。
課程體系完善深化
光華金融碩士項目對原有的課程體系進行梳理和整合,最終將課程劃分為投資管理、公司財務和金融中介三大專業方向,并且確定了8門核心的基礎必修課程,9門專業必修課程和14門專業選修課程。學生需要在掌握經濟、金融、會計財務三個方向基礎理論與方法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三個方向專業必修課程,熟悉金融專業知識與分析決策的高級技術,進而再根據自己的專業背景或在學習過程中形成的某一方向的研究興趣,選高階選修課程。同時,實踐課程和海外課程也加入課程體系,既確保學生夯實核心基礎理論知識,又突出特定領域的專業性和應用性,進一步深化了學生的知識結構。
業界導師計劃啟動
邀請業界人士參與教學和指導是我們對金融碩士學生的學習實踐化的承諾,而如何讓業界導師工作真正落到實處是光華金融碩士項目吸取經驗、采納建議后攻克的“難題”。光華金融碩士的業界導師在業界資深專業人士范勇宏先生等人的指導下,均由光華校友擔任,其中絕大部分是金融碩士的杰出校友。歷經12年發展的北大光華金融碩士,已經形成了規模較大且影響力深遠的校友組織,其中許多校友都成為了金融領域各行各業的精英人士,在銀行、投行、基金、信托、私募等各種類型的企業中擔任重要職位。他們不但對于金融碩士有著強烈的認同,也積極的為金融碩士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積極加入金融碩士業界導師的隊伍。
根據北大光華金融碩士的業界導師計劃,每位導師將負責指導3-4名學生,每個月都將與項目一起組織師生溝通活動,與學生展開深入的交流并進行指導;業界導師還將通過調研、匯報等方式,讓指導的每位學生加入到實際的金融案例中。通過規范業界導師的工作,將實現多種途徑與學生接觸的機會,把激勵學生成長,引領學生職業發展的想法通過實際行為變成真正可以達成的目標。
國際化培養新突破
伴隨著國際經濟交流的日益頻繁和中國日益成為世界金融舞臺上的主角,國際化已經成為衡量商學教育項目的重要指標之一。光華金融碩士的國際化進程雖然起步較晚,但是依托光華管理學院的國際化平臺,在國際化的進展中也表現出勢如破竹的實力。
金融碩士項目在2013年先后與普林斯頓大學、香港大學建立項目合作關系,確定了跨國校際交流的內容。普林斯頓項目針對在校金融碩士,在學期末前往普林斯頓大學進行為期一周的封閉式學習。在普林斯頓全職教授專門針對光華金融碩士學生設計的課程中,通過課堂教授、案例討論、課后交流等方式,開闊了金融碩士學生的國際視野和眼界。而港大項目則針對入預錄取金融碩士新生,在開學前到香港大學進行2周的項目學習,包括課程、講座、研討會、金融機構參訪等內容,讓學生在入學前就對金融相關知識有宏觀的了解。國際合作項目拓展了學生的國際視野,更讓學生通過接觸國際一流的商學院進一步深化金融知識的學習與金融理念,讓他們對于全球金融領域有更加清晰準確的認識。
招生政策全面改革
光華金融碩士一直以來都為有志于在金融行業發展、在國際金融舞臺競爭的年輕學子提供了解光華、進入光華的機會和方式。8年前,光華首創優秀大學生夏令營選拔機制,為光華金融碩士招收了一批批年輕優秀的學子;2013年,光華金融碩士在夏令營招生基礎上,通過光華案例大賽選拔優勝隊伍和選手,考察選手在金融案例分析競賽中對金融專業知識的運用能力、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分析能力和展示能力,給與錄取或面試資格。
2014年開始,光華將對招生方式進行全面改進,實行全面申請制模式,對符合推免基本要求的申請人以不定期面試為基本形式,結合金融碩士項目全年、全國各地滾動開放日等活動進行招生,名額招滿為止。
全面申請制招生將進一步擴大潛在生源的覆蓋面,讓學生有更多途徑了解北大光華金融碩士項目,為項目生源的選拔提供了更加靈活的方式,也進一步體現了招生公平公開和有效性的結合,以及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考核,有益于從更多更優秀的人才中優化生源。
“3+2計劃”擇優培養
“3+2計劃”力圖整合本科與研究生的連續培養方案,在課程體系和實踐安排方面優化學習進程,使學生能夠更為高效和積極地規劃學業和職業生涯,從而提升個人價值,為實現事業目標和個人理想創造更有利的條件。
作為本碩連續的整體學習項目,“3+2計劃”在學校和學院的支持下啟動,目前試點針對北大光華本科在校學生。本科一年級入學或本科三年級期初,通過業績評估、面試等方式考察候選人綜合素質,選拔具有培養潛質的優秀學生進入“3+2計劃”。申請人在滿足該計劃本科培養方案的前提下,用3年時間完成金融專業本科學習,獲得學士學位,之后直接進入北大光華金融碩士項目學習,在滿足該計劃碩士培養方案的條件下,用2年時間完成碩士學習,獲得金融學碩士學位。3+2計劃標準學制為5年,光華在校本科生在本科學習期間有兩次申請機會,目前計劃名額為8-10名。
除此之外,為鼓勵優秀學生,支持經濟較為困難的學生繼續學業,金融碩士項目進一步優化和完善了獎助學金體系。2013年獎助學金總額將達到近150萬,以新生獎學金、學業獎學金、勤工助學金為主要形式,輔以企業及各類形式出資的社會獎學金。
這些創新舉措是光華金融碩士在發展過程中不斷總結和摸索的重要嘗試,作為一個受到國際認可的精品教學項目,光華金融碩士在注重自身建設的前提下,也勇于承擔國內金融碩士項目教育的標桿的責任,不斷創新與探索,領航國內金融碩士的發展。
隨后,現場媒體針對金融碩士的排名指標、課程設計及招生方式的改革等問題,對學院各位教授進行提問,各位教授根據金融碩士項目發展的現狀、未來的發展方向對媒體的提問進行簡明扼要的解答,并再次強調金融碩士項目的各項工作均圍繞金融碩士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優秀金融人才展開。正如蔡院長在致辭中提到的,“有了這樣的改革,我們相信,光華金融碩士項目能更好的做好人才培養的教育本職工作,培養出更多有知識、有能力、有思考、有擔當的金融人才”。
本次媒體見面會在互動環節后圓滿結束。北大光華金融碩士項目的創新舉動再一次展現了北大光華金融碩士項目銳意進取,開闊視界與專業品位。金融碩士作為光華管理學院的精品項目,作為亞洲排名第一的金融碩士項目,展現出改革的魄力與堅實的實力。未來,光華金融碩士還將再接再勵,向世界一流金融碩士項目的目標不斷努力,再創輝煌。
1985年北京大學成立了經濟管理系和管理科學中心,1993年在原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經濟管理系和北京大學管理科學中心的基礎上成立北京大學工商管理學院。1994年北京大學與光華教育基金會簽定合作辦學協議,工商管理學院改名為光華管理學院。管理學院成立后,由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教授擔任院長。2005年4月,厲以寧教授為名譽院長;2006年9月,張維迎教授為院長;2010年12月,蔡洪濱教授為院長。
學院設有8個系,分別是:應用經濟學系、金融系、組織管理系、市場營銷系、戰略管理系、會計系、管理科學與信息系統系、商務統計與經濟計量系。
學院積極開展相關領域的研究,掛靠學院的研究機構有:北京大學管理科學中心、北京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中心、北京大學國際會計與財務研究中心、北京大學金融數學與金融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大學網絡經濟研究中心、北京大學工商管理研究所、北京大學國際經營管理研究所、北京大學中國中小企業促進中心、北京大學二十一世紀創業投資研究中心、北京大學企業管理案例研究中心、北京大學經濟分析與預測研究中心、北京大學復雜性科學虛擬研究中心、北京大學中國經濟與WTO研究所、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華人企業管理研究中心、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國際金融研究所、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經濟社會系統分析與模擬實驗室、北京大學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發展戰略研究院等。
截止2007年9月,學院有全職教師100人,其中教授32人,副教授40人,講師28人。全職教師中有94人獲得博士學位,其中57人在海外及香港獲得博士學位。學院還聘任了多名訪問教授與兼職教授。
學院設有大學本科、碩士和博士研究生三個層次的學位教育。本科現有金融學、會計學、市場營銷三個專業;碩士研究生設有國民經濟學、金融學、產業經濟學、企業管理、會計學、統計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碩士(MBA)、高級工商管理碩士(EMBA)、會計碩士專業學位(MPAcc)10個專業;學院設有國民經濟學、金融學、產業經濟學、企業管理四個博士生專業,其中國民經濟學是國家重點學科。如需了解更多相關問題可登陸網站查看,有任何報考問題可直接和在職研究生網在線老師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