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国产大片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在人线久久综合,成人免费网站视频www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商學院 > 院校動態 >

    復旦大學頂尖MBA雙學位吸引更多學子報考

      強強聯合一直是我國高校商學院的優良傳統,通過優勢互補的合作發揮彼此的最大價值所在,所以很多優勢學科就是在此條件下產生的。

      據在職研究生網獲悉近日復旦管理學院和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首次啟動MBA與MSMS雙學位聯合招生,這也意味著從2014年開始,復旦國際MBA項目申請人在復旦入學時就可以確定第二年能否進入該雙學位就讀。復旦大學國際MBA執行主任兼MBA項目副主任孫龍表示,雙學位項目的價值就在于學生可以兼得國內和國外的資源,實現在2年時間內教育價值最大化。

      雙學位光環吸引新生關注

      即便沒有趕上這個好時候,雙學位的吸引力對于申請者而言依然不小。2013級國際MBA新生申恩杰稱自己和很多同學一樣都是沖著雙學位來的。“雖然我在行業中已經工作了六七年,但是我的本科學校和工作背景和一些大牛比起來,還是顯得很普通。直接申請美國頂級商學院的機會非常小,但是如果可以通過復旦這所本身就很優秀的學校來實現這個跳躍,概率就會大很多。”

      “今年在復旦的雙學位項目里耶魯錄取了5個人,這個概率比直接申請耶魯要高很多。”擁有3年多房地產行業工作經驗的周沁園希望畢業后轉向公益組織,他表示耶魯的公共管理是很有名的,學生在美國畢業之后在政府和公益組織的很多,所以我也希望可以申請這個雙學位,有機會學習國外的先進管理理念。

      據悉,目前復旦國家MBA供選擇申請的第二學位機會包括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管理學碩士學位(MIT Sloan MSMS),美國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高級管理碩士學位(Yale SOM MAM)。就讀復旦大學國際MBA項目的學生在第一學期末提出申請,通過對方學院錄取要求即可在第二學年赴海外就讀第二學位。在完成對方的學業并達到學位要求后,即可獲得相應學位。之后學生在復旦通過論文答辯,即可獲得復旦工商管理碩士學歷及學位。

      魚和熊掌可以兼得

      “很多學生一直有一個留學的夢想,但是如果直接申請去海外留學,就失去了在國內建立新同學圈子的機會,尤其是對于那些未來還想回國的學生,國外朋友圈子的作用有限。雙學位就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第一年學生在復旦可以建立國內的人脈圈子,第二年又可以去海外學習生活,結交海外的同學。從這點上說是魚和熊掌兼得。而且雙學位項目比起直接去海外留學的費用會節省很多。”復旦大學國際MBA執行主任兼MBA項目副主任孫龍算了一筆賬,美國一年的生活成本在2萬美元左右,每年學費5萬美元左右,折合成人民幣一共大概在40多萬。而國內每年學生的生活費在2萬人民幣左右,學費是16.8萬多人民幣。相比而言雙學位可以為學生節約大概20多萬人民幣。這對于普通家庭而言也是一筆不小的資金。

      “吸引優秀學生來讀雙學位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通過復旦申請這兩所美國頂級名校的幾率會更高。”孫龍分析說,美國頂級名校每年的申請競爭非常激烈,而通過復旦的雙學位項目一下就提升了申請平臺,像2013年就有5位同學成功申請到了耶魯雙學位。可以說這個項目的價值就在于讓學生在2年時間內教育價值最大化。

      “MSMS決策時間提前,是為了讓學生可以更好規劃兩年的學習。”對于今年開始執行的新政策,孫龍表示,往年有意愿就讀雙學位的學生只需要在第二學期4—5月份完成申請,所以大多數學生都是進校以后才開始準備GMAT等考試,時間上有點倉促。而且在這個時間段內,交流、實習都沒法規劃。比如一些申請雙學位的學生因為不知道錄取結果,也在同時申請海外交換,一旦雙學位申請成功,那么之前選擇的海外交換名額就可能浪費掉。學院從這個角度考慮,如果在入學之前就能夠把申請過程完成并且得到結果,那學生就能更好完成2年的學習,這也得到了MIT項目方面的認可。據悉,在執行過程中,復旦會先面試,并把面試的意見給到MIT。MIT會邀請合適學生進行面試后,給學生發放有條件錄取,只要學生在校期間表現符合規定,第二年就可以直接赴美攻讀第二學位。

      追逐名校光環只為畢業拿高薪?

      好“薪情”是MBA畢業生追求的一大目標。雙學位的光環更增添了大家對于這一數字的關注度。而在陳劍的眼里,高薪并不是他這兩年努力之后的最大收獲。

      陳劍是拿到復旦MBA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管理學碩士學位(MIT Sloan MSMS)雙學位的第一人,今年他也順利簽約微軟管理培訓生。在同齡人中已經算是高薪的他坦言,雙學位給予自己更重要的價值是在于改變自己。“如何去適應一個完全不同的文化、教育環境,和世界級的同學去競爭是我到MIT之后面臨的最大挑戰。”陳劍說,自己在復旦所有課程都是A,GMAT也是750的高分,但是到了美國之后發現身邊的同學在課堂上妙語連珠,自己在課堂上卻無法流暢表達,甚至生活中的溝通也出現問題,非常受打擊。自己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去學校、老師和同學那里尋求幫助,才開始適應新生活。而最記憶深刻的一件事情是自己作為一個項目的主要陳述者在一個大劇院做報告。“這是我第一次在這么大的劇院做報告,而且臺下還坐著100多個企業家,對我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陳劍回憶說,自己花了2天的時間來練習,但是在當天排練的時候卻因為表現太差被老師建議換人,而此時離正式報告只剩下20分鐘。也就在這么短的時間內,陳劍做了調整,最終以出于意料的出色報告贏得了老師的贊嘆。

      “MIT的經歷使我一生受益。這些挑戰讓我的價值得意更好地實現。”陳劍表示,海外經歷本身就是找工作的一個加分點,可以拓展自己的全球視野,而且國外校友也會成為一筆寶貴財富,而頂級學校提供的資源和平臺更重要。如果你一直保持一顆上進心,愿意不斷追求一個更好的東西,相信任何人都不愿意拒絕這樣一個機會和挑戰,這些長遠的價值對于個人來說更重要。而高薪只是一個附加產品。

      復旦大學是我國大學中最早設立工商管理教育體系的學校,早在1917年就創設了商科,并在1929年正式成立了商學院。原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就是商學院1952年的畢業生。改革開放之后,復旦大學又是最早恢復管理教育的高校,1979年成立了管理科學系,1985年恢復組建了管理學院。 管理學院經過20余年的發展壯大,目前設有8個系、23個跨學科研究中心(所)、3個實驗室、1個《研究與發展管理》雜志社以及1個高級管理人員發展中心暨復旦管理咨詢公司。至此,今天的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已具備當代國際商學院的架構。學院現有一級學科博士點1個,二級學科博士點8個(含自設博士點),二級學科碩士點16個(含自設碩士點)以及復旦大學工商管理碩士(MBA)、復旦大學高級工商管理碩士(EMBA)、復旦大學專業會計碩士(MPAcc)3個專業碩士學位授予點,本科專業7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3個(其中1個與經濟學院共同設立)。

      截至2008年12月,學院共有在職教職工335人,其中專任教師145人,在編行政人員(含雜志社編輯、圖書館管理人員及實驗室技術人員)29人,院聘合同制非在編行政人員161人。具有正高級職稱教師48人,副高級職稱教師51人、實驗室技術人員1人,其中博士生指導教師44人。有兼職教師4人,其中博士生導師3人。復旦大學的MBA教學強調理論聯系實際,強調實務與操作的訓練,力爭與國際接軌。為把學生打造成為高素質的未來商界精英,復旦致力于為學生提供多元化實踐的舞臺。依托“MBA論壇”和學生自創的“聚勁論壇”邀請國際、國內商界精英和政界名流來校講演,讓學生有機會聆聽大師的教誨;并與國際知名企業如渣打銀行、花旗銀行、英特爾公司、易初蓮花公司等聯合舉辦實務課程,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使學生在復旦大學這個具有綜合優勢的高等學府學到最新的管理知識和方法,激發出創新的思維,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每年麻省理工學院、哈佛、斯坦福等著名大學都有MBA學生來復旦大學訪問和與MBA學生交流;復旦大學每年也選派部分MBA學生去北美、歐洲的學校學習交流。復旦MBA學生先后獲得過歐萊雅全球在線商業策略大賽2004年全球第二和2003年全球第七、“亞洲MOOTCORP創業計劃競賽”1999年和2001年二次冠軍、全球“納斯達克”創業大賽2001年亞洲區冠軍、世界創業計劃大賽1999年亞洲區冠軍和全球總決賽“杰出表現獎”、“榮譽提名獎”等優異成績。在世界性的舞臺上和其他商學院的學生同臺競爭,充分展示復旦大學MBA的豐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