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国产大片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在人线久久综合,成人免费网站视频www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商學院 > 院校動態 >

    廈門大學舉行2013級MBA蘇州班拓展訓練

      隨著高校商學院開學典禮的閉幕,對學員來說新的學習生活正式開始了,一般高校首先的第一堂課便是體能訓練。據在職研究生網獲悉6月29日,廈門大學MBA2013級蘇州班開展了為期一天的拓展培訓。

      在短短的一天內完成了破冰起航、空中飛人、信任背摔、雷區取水、急速60秒、卓越圈、畢業墻,七個項目。在培訓師的引導和幫助下,來自各行各業的13級蘇州班同學們克服年齡、身體等方面的劣勢,積極參與,奉獻智慧,團結協作,成功實現了“激情挑戰、熔煉團隊、共創未來”的訓練主旨,充分展示了MBA中心的人才培養涵蓋了品德、素質、知識和能力各個方面。

      破冰起航—將所有人員隨機組隊分為3個小組,選隊長、取隊名、設計隊歌、喊口號、展示小組士氣。隊員們要敞開心扉,打破心里堅冰,用特殊的形式互相了解,團隊成員間“融冰”為后面的訓練做好心理鋪墊。空中飛人—受訓者登上8米高的圓柱 ,站在直徑40cm的圓盤上 ,縱身躍出抓住前方的橫杠這個項目意在挑戰自我,增強個人面對困難時的信心,樹立為團隊榮譽而戰的信心與決心。信任背摔—讓人體會最深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真誠。站在兩米多高的背摔臺上,毫無顧慮的躺下去,相信你的隊友同時也讓你的隊友相信你,信任的力量是無窮的。

      雷區取水、急速60秒—是考驗團隊合作與拼搏精神的項目。雷區取水是培養隊員的創新思維能力,提升務實精神,高效合理利用資源與時間,培訓學員計劃和組織能力團隊合作與拼搏精神的激發。急速60秒項目中,30張帶有數字信息的卡片(被放置在繩接成的圈中)每個隊有三次進入現場收集數字信息的機會。每次進入繩圈的時間為60秒,采集數字信息卡片且準確無誤則勝出。鍛煉隊員的分析能力,增進團隊間的交流和協助,增強隊員的時間緊迫感。

      卓越圈—通過這個項目告訴隊員確定目標,不要輕易放棄,只要有信心,總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勤于思考,勇于創新,總結規律,一切領先優勢都只是相對的,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強化學員不斷進取、勇于探索的意識,同時培養學員堅定的信念。最后一項是傳統項目畢業墻,需要所有隊員克服困難,建立同心協力,克服困難的信心;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悅,體會團隊的力量,了解個體多樣性,有效地利用人力資源達到自己的目標。

      廈門大學的MBA教育始于1983年。1983年,根據中國政府和加拿大政府正式簽署的“中—加管理教育交流項目”(CCMEP),經國家教育部批準,廈門大學成為該項目的8所中方大學之一,與加拿大的達爾豪西大學(Dalhousie University)和圣瑪麗大學(Saint Mary's University)等結成友好學校,展開合作與交流。在1983-1992年期間,廈門大學先后派出70多位中青年教師赴加拿大各大學管理學院留學、進修和研究。他們學成后陸續回母校服務,并將先進的教學方法、優秀的教材及課程體系介紹、引進和應用于教學中,有力地推動了廈門大學工商管理教育的建設與發展。1986年,根據中-加管理教育交流項目第二周期合作協議,廈門大學成立了工商管理教育中心,并開始與加拿大達爾豪西大學及圣瑪麗大學等聯合招收和培養MBA研究生。在1987~1991年期間,共聯合招收和培養了5屆120多名MBA研究生。1991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國家教委批準,廈門大學成為我國首批培養MBA的9所院校之一。1994年,我院吳世農教授當選全國MBA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廈門大學現有在校MBA研究生1300多名,累計培養MBA研究生1700多名,已經成為我國MBA研究生培養的重要基地之一。

      2000年,廈門大學MBA研究生教育項目通過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全國研究生和學位評估中心組織的全國高校MBA教學質量評價,名列全國第六。MBA教育水平居全國高校前列。2002年獲全國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金獎,2004年獲MBA論壇演講大賽第一名。MBA教育中心擁有一支熟悉國內外MBA教育發展動態、專門從事MBA教育的高素質師資隊伍,現有MBA專職教師26名,主要由留學歸國的學者、外國專家組成,其中教授10人(其中博士生導師3人)、副教授10人,教師中有博士學位者18人。同時在海內外聘請了一批相應學科的專家,以及實際工作部門的專家和企業家擔任兼職教授。在長期的MBA教育實踐中,廈大MBA教育創建了“5CS+1L”的教育模式,即在課堂教學和論文撰寫、答辯過程中始終貫穿培養學生的“競爭能力(Competition)、自信心(Confidence)、合作精神(Cooperation)、創造性(Creation)和誠信(Creditability)”,使之通過管理實踐,成長為能夠迎接21世紀挑戰的“企業領導人(Leadership)”,形成了頗具特色的教育風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