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案例作為商學院教學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一直受到廣大高校商學院的關注,所以很多高校在此下足功夫。據在職研究生網獲悉7月22日至23日,由上海財經大學商學院、上海財經大學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及中國管理案例共享中心共同舉辦的“上海財經大學商學案例開發與教學研討會”暨第十五屆“中國管理案例共享中心管理案例開發與案例教學師資培訓班”在上海財經大學順利舉行。來自全國各地大學及商學院的近70名商科領域教師參加了此次培訓班。
此次研討會由上海財經大學商學院院長助理兼案例中心主任王少飛老師主持,上海財經大學副校長、商學院院長孫錚教授,以及中國管理案例共享中心王淑娟副主任出席研討會并致辭。雙方均表示,堅持舉辦此類研討會,在促進和推廣案例教學法在學校商學教育中的運用,提升教師的案例教學與案例開發興趣和能力,推進國內案例教學的進一步發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本次培訓由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毅偉商學院(Richard Ivey School of Business)的陳時奮教授主講,作為全國MBA教指委案例培訓的主講教師,陳時奮教授具有豐富的案例教學及案例開發經驗。本次培訓重點圍繞案例教學與案例開發等內容,結合具體案例現場展示了案例教學各個環節的關鍵問題,受到培訓教師的高度認可。為期兩天的培訓結束后,上海財經大學商學院副院長駱玉鼎教授做總結發言,隨后,陳時奮教授為參加培訓的教師一一頒發了證書。
上海財經大學的商學教育始于1917年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創辦的商科,著名社會活動家、愛國民主人士楊杏佛任商科主任。后商科遷址上海,并于1921年成立上海商科大學,成為中國教育史上最早的商科大學,著名教育家郭秉文任校長,著名經濟學家馬寅初任教務主任。作為中國最早的商學研究高等學府,學校自創校伊始,即提出要“訓練和發展那些具有導向能力和組織能力,能夠在工商業中居于領導地位者”。秉承這一傳統和精神,學校幾代優秀商學教育家黽勉從事,探究真理,并以研究所得貢獻社會,傳道授業,與中國經濟共同成長。著名經濟學家孫冶方、姚耐、褚鳳儀、褚葆一、李炳煥、李鴻壽、孫懷仁、吳承禧、王惟中、楊蔭溥、龔清浩、許本怡、周伯棣、鄒依仁、薛仲三、周有光、尹文敬、劉絜敖、彭信威、胡寄窗、婁爾行等各學科著名教授,都曾在我校為中國的商學教育傾注心力,孜孜不倦,可謂積淀豐厚,傳承優良。
經過幾代商學教育人的不懈努力,上海財經大學現已成為一所以經濟管理類的商學學科教育為主,經、管、法、文、理協調發展的多科性重點大學。1981年,學校成為首批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大學,1992 年成為全國首批建立流動站的高校。1996年,學校進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行列;2000年和2007年,學校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優秀評價;2007年,學校進入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項目行列(985專項)。學校目前擁有會計學、財政學、經濟思想史3個國家級重點學科,金融學為國家重點(培育)學科;擁有4個財政部重點學科、6個上海市重點學科;設有國家經濟學基礎人才培養基地、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會計與財務研究院3個國家級基地;并擁有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4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3個博士后流動站,44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其中,國家學科目錄內批準的學位授權點24個,6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74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其中,國家學科目錄內批準的學位授權點55個),以及36個本科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