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国产大片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在人线久久综合,成人免费网站视频www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商學院 > 院校動態 >

    復旦成功舉辦挪威MBA聚賢薈暑假公益活動

      中國高校商學院MBA課程,作為商科精英課程,MBA學員更應該參與社會公益事業,所以很多高校都積極開展公益活動。據在職研究生網獲悉8月3日下午,由復旦-BI(挪威)MBA項目同學會——聚賢薈主辦的傳統公益活動——與嘉定行知學校手牽手活動在管理學院順利舉行,今年的主題是“美麗家鄉,愛心傳遞”。二十多位項目的校友、同學、家屬作為志愿者,以及志愿者的孩子們,熱情接待了來自嘉定行知學校的十六名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和他們歡聚一堂,共同傳遞愛心,分享快樂,度過了愉快一天。

      早上十時許,嘉定行知的小朋友們便登上了聚賢薈志愿者特意安排的大巴,來到了美麗的復旦校園。這里輕松活潑的氛圍讓孩子們很快忘掉了拘謹,即使原本并不認識,也很快成為無話不談的好伙伴。午餐過后,第八屆聚賢薈公益部部長劉蔚宣布本次公益活動正式開始。首先,復旦-BI(挪威)MBA項目主任徐惠忠老師上臺致辭,他簡要回顧了聚賢薈與嘉定行知學校公益活動的歷史,從2008年開始,每年暑假里,嘉定行知的孩子們都會受邀來參加聚賢薈為他們精心安排的形式多樣的活動;同時徐老師也向在場的志愿者和小朋友們表達了親切的鼓勵和問候。

      接下來,就是本次活動的重頭戲——主題宣傳小報制作環節。行知學校的孩子們兩兩組合后,與志愿者的小孩一道分成8個小組,大家領到了嶄新的白紙、彩筆和卡通貼紙,紛紛興奮地歡叫起來。在接下來的一個小時里,孩子們各盡所能,盡情揮灑想象,描繪著自己的家鄉,很多孩子從小隨父母來到上海,因此他們都視上海為自己的第二故鄉。在家鄉,樹上會結各種各樣的果實,樹下是勞動的媽媽;孩子們放著風箏,無憂無慮地玩耍;在上海,有寬闊的馬路,有高樓大廈、東方明珠,還有可愛的“海寶”……親手將自己的成果貼上展覽板,用心型貼紙為自己喜歡的作品投上一票,孩子們的神情既興奮又驕傲;在場的志愿者們,也為他們的天真快樂深深感動。孩子們的夢想,是我們的未來,也是這座古老而年輕城市最寶貴的財富。

      稍事休息之后,大家又投入了其樂無窮的趣味瑜伽運動。隨著教練Master田充滿動感的口號,大家時而化身為“噴泉”,時而又成了“大樹”,逐漸放松了手腳,舒展了身心。在二人配合完成的互動環節中,大小朋友們都滿懷著新鮮感,不斷相互鼓勵,共同嘗試,充滿自信地迎接越來越高難度的挑戰。在稍后的趣味競賽中,所有志愿者大朋友們都聚在場邊,為自己的小拍檔加油助威、出謀劃策……通過運動,不僅增加了彼此之間的默契,更在無形之中收獲了珍貴的信任和友誼。

      舉辦多年來,聚賢薈公益部不僅堅持在物質上幫助孩子們,更注重以豐富的形式,潛移默化地為孩子們提供精神指引,鼓勵他們從小養成傳遞愛心,幫助他人的好習慣。這一次特別設計的“愛心傳遞”環節,就是希望通過捐贈書籍的方式,引導小朋友們主動關心青海玉樹災區的同齡伙伴。聚賢薈公益部的徐燕同學為大家簡要回顧了地震當時的災情,介紹了玉樹第四完全小學幾位困難學生的生活現狀和心愿。她啟發孩子們:善意并不要求自身擁有許多,只要堅持給予他人,哪怕一點一滴,也彌足珍貴。于是,從《格林童話》到《唐詩三百首》,大家紛紛踴躍捐出了平日的最愛,并用彩筆在扉頁上寫下了一句句真誠的祝福。一位高年級的女同學更是主動上臺,和大家分享了她的寄語——“愿你們早日走出陰暗的廢墟,鼓起勇氣面對光明的未來”。話音未落,全場便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通過這樣的公益活動,孩子們正在逐漸領會慈善的精神,身體力行地進行著愛心的傳遞;這無疑是令人十分欣慰的。

      不僅如此,我們更欣喜地看到,聚賢薈公益理念的影響力正在日益普及,不僅感染了項目同學和校友,更鼓舞著他們身邊更多的人一同加入志愿者行列。在勵志分享講座環節中,主講人張臻如同學是來自華師大二附中的一名優秀高中生,他也是項目早期變化管理碩士四班校友的孩子。在十分鐘的講座中,他以“照明自己”為主題,以自己精彩的學校生活作為實例,激勵行知的孩子找到自己的優勢,發揮自己的特長,大膽夢想,積極實踐,早日找到合適自己的發展方向,向未來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當整個下午的活動接近尾聲,聚賢薈向小朋友們贈送了文具套裝,同時還向學校捐贈了三千余元的體育用品,最后大家留下了珍貴的合影,依依不舍地道別。孩子們紛紛表示度過了開心的一天,還結識了許多新朋友,希望以后還能來到復旦,繼續參加這樣有意義的活動。聚賢薈公益部工作人員也表示,將會秉承公益精神,繼續開展形式多樣的暑期公益活動,將這份寶貴的愛心傳遞繼續下去。最后,也祝福所有來到上海生活、學習的孩子們,不忘家鄉、奉獻愛心、志存高遠,在更大的舞臺上揮灑出精彩的人生!

      復旦大學是我國大學中最早設立工商管理教育體系的學校,早在1917年就創設了商科,并在1929年正式成立了商學院。原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就是商學院1952年的畢業生。改革開放之后,復旦大學又是最早恢復管理教育的高校,1979年成立了管理科學系,1985年恢復組建了管理學院。 管理學院經過20余年的發展壯大,目前設有8個系、23個跨學科研究中心(所)、3個實驗室、1個《研究與發展管理》雜志社以及1個高級管理人員發展中心暨復旦管理咨詢公司。至此,今天的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已具備當代國際商學院的架構。學院現有一級學科博士點1個,二級學科博士點8個(含自設博士點),二級學科碩士點16個(含自設碩士點)以及復旦大學工商管理碩士(MBA)、復旦大學高級工商管理碩士(EMBA)、復旦大學專業會計碩士(MPAcc)3個專業碩士學位授予點,本科專業7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3個(其中1個與經濟學院共同設立)。

      截至2008年12月,學院共有在職教職工335人,其中專任教師145人,在編行政人員(含雜志社編輯、圖書館管理人員及實驗室技術人員)29人,院聘合同制非在編行政人員161人。具有正高級職稱教師48人,副高級職稱教師51人、實驗室技術人員1人,其中博士生指導教師44人。有兼職教師4人,其中博士生導師3人。復旦大學的MBA教學強調理論聯系實際,強調實務與操作的訓練,力爭與國際接軌。為把學生打造成為高素質的未來商界精英,復旦致力于為學生提供多元化實踐的舞臺。依托“MBA論壇”和學生自創的“聚勁論壇”邀請國際、國內商界精英和政界名流來校講演,讓學生有機會聆聽大師的教誨;并與國際知名企業如渣打銀行、花旗銀行、英特爾公司、易初蓮花公司等聯合舉辦實務課程,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使學生在復旦大學這個具有綜合優勢的高等學府學到最新的管理知識和方法,激發出創新的思維,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