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海峽兩岸的經貿合作日益頻繁,高校之間的合作也開始增多起來。據在職研究生網獲悉8月10日-11日,由南京大學商學院和中華兩岸連鎖經營協會聯合主辦的兩岸企業領袖講座在北京舉行。海峽兩岸關系協會會長陳德銘,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副主任孫亞夫,親民黨秘書長秦金生、中國國民黨中常委吳志剛、中華兩岸連鎖經營協會理事長王國安,南京大學黨委書記洪銀興、黨委副書記朱慶葆等出席。
陳德銘在與洪銀興、秦金生以及企業家代表的會見中,就促進兩岸經貿關系和服務貿易發展進行了意見交換,期盼兩岸經濟合作日精日進,造福兩岸同胞,并希望兩岸企業領袖講座能成為兩岸企業家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
開課典禮上,洪銀興在致辭中表示,兩岸企業領袖講座先后在南京、上海、臺北舉行,目前學員隊伍穩定增長。該講座是開放式,邀請南大以及臺灣知名學者講學,代表了兩岸在經濟學和國學方面理論探討和實踐的水準,在推動兩岸企業家交流合作方面起到積極促進作用。王國安希望依托講座這個平臺,兩岸企業家共同促進合作商機,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中國品牌,復興中華文化。
孫亞夫表示,兩岸經濟合作提升的最顯著成果是制度化建設的進展,最重要的標志是2010年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的簽署,這份協議對兩岸經濟交往作出規劃,將兩岸經濟合作推向新階段。作為ECFA規定的后續商談項目之一,今年6月兩會簽署了《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這份協議首先是有利于兩岸普通民眾從服務業合作中直接受益,享受到更高品質的服務,獲得更多便利。他希望按計劃繼續進行ECFA其他后續協議的商談,包括貨物貿易、爭端解決等協議的商談,完善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安排。兩岸經濟同屬中華民族經濟,有關兩岸同胞福祉,應當本著兩岸同胞一家人的理念予以大力維護和奮力推進。他稱贊兩岸企業領袖講座為兩岸企業家提供了一個學習機會,也為交流兩岸經濟合作經驗創造了一個新穎方式。
開課典禮后,由著名經濟學家、南京大學黨委書記洪銀興和親民黨秘書長秦金生分別發表主旨演講。洪銀興做題為《中國大陸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的報告,報告指出,要實現民族復興、經濟發展、生活富裕的中國夢,需要建設現代產業體系,中國經濟發展的著力點要從速度轉向結構。報告分析了我國產業結構存在的服務業比重太低、制造業的國際競爭力不強、資源和環境供給不可持續三個方面的問題,從而提出我國在擴大內需的戰略基點上,需要突出發展現代服務業,依靠科技創新提升制造業,培育產業的競爭優勢和傳統制造業在創新中提升,同時也提及了新興產業成為主導產業的關鍵性問題。
秦金生在《兩岸攜手共圓中國夢》的發言中,表達了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期盼,他希望兩岸之間能夠匯聚智慧和共識,通過經濟、文化交往、互補所長,互通有無,共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8月11日,朱慶葆在發言中表示,兩岸企業領袖講座受到兩岸政要和企業家的高度關注,南京大學將繼續支持兩岸企業領袖講座的舉辦,并祝各位學院學有所成。
講座還邀請到了著名臺灣問題專家、中國社科院臺研所副所長張冠華做《兩岸產業合作布局的機遇與挑戰》的報告;臺灣商業設計教父、臺灣文化創意產業聯盟協會理事長林磐聳解析臺灣文化創意產業;前臺北市副市長、臺灣文化創意產業聯盟協會榮譽理事長李永萍講解城市治理的文創策略;南京大學商學院常務副院長范從來談李嘉誠的運作之道;中華兩岸連鎖經營協會理事長王國安講兩岸合作商機交流等。鎮江市市長朱曉明、前臺灣大學管理學院院長李書行、昆吾九鼎總裁黃曉捷、世界中國烹飪聯合會會長楊柳、全國品牌社團組織聯席會議主席徐浩然等分別發表講演。
據悉,“兩岸企業領袖講座” 是兩岸首個產政學高端合作平臺,活動秉承增進兩岸共識,開闊全球視野,搭建交流平臺,創造投資商機的宗旨,為兩岸企業家搭建了一個大規模、大視野、高價值的高端互動交流平臺,旨在透過廣泛的接觸、深入的交流、全面的整合、切實的合作,建立未來兩岸企業家間商機對接、資源共享、投資合作、教學相長的典范,從而自民間層面形成源源不斷的原動力助推兩岸企業的共同發展,探索示范兩岸政經的全新合作模式。活動獲得了兩岸近五十家上市企業負責人的支持和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