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各大商學院開學慶典完成,也標志著高校商學院招生結束,在新的學年里面很多高校也在積極部署,開學后新生的課程等。據在職研究生網獲悉 9月6日,正值中秋國慶雙節前夕,由中歐人力資源部主辦的2013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員工會議在上海校區石化演講廳召開,北京校區、深圳代表處,以及非洲加納校園的員工通過視頻全程參與了會議,學院管理委員會6位成員全部到會。會議由副院長兼中方教務長張維炯教授主持,中方院長朱曉明教授、歐方院長佩德羅.雷諾(Pedro Nueno)教授、副院長兼教務長蘇理達(Hellmut Schütte)教授發表了演講。
張維炯教授擔任會議主持并致開幕辭。他表示,中歐三期新校園的建成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為全體員工帶來的新機遇和新挑戰。在這樣一個里程碑式的日子,召開全體員工大會的目的是希望員工和管理層之間聽見彼此的聲音,向員工傳達學院的新發展、新戰略、新目標,倡導中歐文化和價值觀,讓員工更好地進步,讓學院更快地發展。
朱曉明教授首先發表了題為“從一流到一流”的演講。演講中,朱院長說,中歐不僅需要一流的教室,也需要一流的教學方式、一流的師資、一流的研究和一流的服務。 “隨著三期校園的建成和投入使用,中歐一定會大步流星奔向一流。抱殘守缺絕非中歐,創業精神、持續創新、勵志圖強才是中歐!”
雷諾教授在隨后的演講中說,中歐不僅是在教授課程,也在創造一個全球品牌。為了讓中歐成為全球商學院內家喻戶曉的品牌,他希望在座的每位員工能把自己當成一個創業者,善于思考,有行動力和冒險精神。對外熱情地推介中歐,與人分享中歐的文化和價值觀。
接下來,蘇理達教授與在場員工分享了中歐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回顧過去一年,他認為中歐的課程做的越來越出色,教授的數量和論文的出版數量在不斷地上升。他說,“合作”是中歐的基因,隨著中國全球化的進程,身處其中的每一個人都遇到的新的機遇和挑戰。 “當我們強調國際化的時候,我們獲得最大的好處就是多樣性,使得我們的人生更加的豐富。只有當魚離開水里的時候,才會有新的看法,以全新的視角來看待問題。”
張維炯教授在他的講話中著重談了“如何提升中歐品牌”。在對比全球一流商學院建筑的同時,他認為,要把中歐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商學院,不僅要為同學們提供一流的教學環境,還要為他們提供高標準、適合不同需求的課程和優質的服務,讓每個學員在中歐有一個非常好的學習體驗。張維炯教授希望,全體員工能團結合作,在建設一流商學院的同時,也能與學院一同成長,并表示在未來將不斷為我們的員工提供更有吸引力的薪資福利。
在其后的環節中,參加新校園體驗日的員工代表相繼上臺,在與同事們分享入住體驗的同時也對新校園提出了許多有益的建議,基建部經理章誠明的新校園建設匯報,對新校園體驗活動中大家提到的問題進行了全面的答復,讓大家對今后新校園未來建設更加充滿信心。加納同事通過視頻傳來一段講話,短短五分鐘的發言,言簡意賅地介紹了加納校園的最新動態和目標,也讓全體與會者感受到了加納同事對于這次與大家溝通機會的重視,他們的積極參與贏得了全體與會員工的共鳴,大家不斷報以熱烈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