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在職研究生網獲悉 2013年10月13日上午,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2003屆MBA畢業十周年返校活動隆重舉行。光華管理學院黨委書記冒大衛老師,副院長、MBA項目主任吳聯生教授,院長助理、深圳分院院長李其教授,管理科學與信息系統系翟昕教授以及校友事務中心主任王冬霞老師出席了本次活動。
上午九點,在“未名湖是個海洋”的背景音樂中,活動正式拉開序幕。光華管理學院黨委書記冒大衛老師進行了簡短的開場致辭。冒老師對2003屆MBA校友十年后榮歸光華表示了誠摯的歡迎,他祝福各位校友在今后無論是家庭還是事業都能夠越走越好,同時對各位校友對MBA項目一直以來的持續關注和鼎力支持也表達了衷心的感謝,在發言的最后,冒老師還向各位校友發出邀請,希望校友們與學院一起繼續為MBA項目發展建言獻策,共同迎接新的挑戰和機遇。
接下來2000級在職B班張占青校友作為代表分享了畢業十年的回家感言。張占青校友用簡單真摯的語言把現場嘉賓帶回到那些年他們一起走過的光華歲月。張占青校友回憶道:“那時候我們覺得自己好像什么都懂,進了光華之后才發現我們知道的許多東西都是皮毛。”在張占青校友看來,光華教會他最重要的兩件東西是自信和自知,自信是光華賦予他們的,自知則是在進入光華之后接觸了各行各業的同學后才懂得的。
隨后進入了本次活動的特別環節,為了加強光華管理學院人才培養,提高科研水平,進而提供更好的商學教育,光華管理學院在03屆MBA校友十年返校之際成立MBA師資發展基金。在基金成立的過程中,共收到來自2003屆畢業生捐款692500元,其中,2001經貿委班潘忠校友向基金捐贈60萬元成立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藍天環保講席教授。冒大衛書記與潘忠校友現場簽訂了藍天環保講席教授合同,并進行了支票交接及頒發證書儀式。
潘忠校友在回顧自己的創業之路時,強調自己的職業轉折點發生在光華求學期間,因為光華的學習,他有了更新的想法和更開闊的視野,于是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創業這條道路。創業初期的他遇到了巨大的困難與挑戰,憑借著光華學子堅韌不拔的毅力以及與同學老師的不斷交流,潘忠校友堅持了下來。總結成功的經驗,潘忠校友向現場嘉賓分享了這樣一句話:多么困難的情況下都不要放棄,要相信光華畢業的學生一定能擁有一段精彩人生。就像潘忠校友所言,對光華學子來說,光華不僅僅是知識的殿堂,更是勇氣的源泉。
根據潘忠校友的提議,并經光華管理學院黨政聯席會議通過,由翟昕教授擔任藍天環保講席教授。翟昕教授表示自己非常榮幸能夠獲得潘忠校友的鼓勵,成為藍天環保講席教授,同時也感受到肩上責任的重大。翟昕老師向現場校友表示,她將會和所有的光華教師一起更加努力地提升教學質量,創造更好更新更適合的MBA課程。同時翟昕老師還邀請各位校友在回光華的時候帶著問題和挑戰回來,這樣由光華的老師和校友們一起來解決問題,才能真正把中國的企業做好,也能踐行光華管理學院“創造管理知識、培養商界領袖、推動社會進步”的使命。隨后,吳聯生教授向為MBA師資發展基金捐贈的班級頒發了捐贈證書,2001全日制班王昱校友和2000在職B班張海生校友作為代表領取了捐贈證書,他們表示,這次的捐贈僅僅是一個開始,未來MBA校友將持續地關注和支持學院發展,為光華的美好明天努力打拼。
證書頒發過后,MBA項目主任吳聯生教授代表MBA項目向現場校友致辭。吳老師向各位校友傳遞了殷切的祝福,他表示,如同校友們的十年歷程,MBA項目也在這十年間風雨兼程,取得了長足發展。未來北大光華MBA項目將重點打造中國的具有人文精神以及知識廣度和行業深度的MBA,為中國帶來更加賞心悅目的商學院教育。同時吳老師也寄語校友,希望光華精神可以在北大人、光華人心中薪火相傳,祝福每一位校友伴隨著光華的關注與牽掛一直勇敢前行。
光華課堂是光華生活最重要的標記,未名湖畔好風景,百戰歸來再讀書。李其老師用一堂題為“縱觀中國兩百年:社會與經濟”的公開課把在場校友又一次帶回到十年前的燕園歲月。李老師用生動的語言、幽默的比喻帶領大家回顧了兩百年來中國社會與經濟發展的歷程,他深刻剖析了當今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并暢談了如何從歷史發展的規律中找到中國經濟發展的生存之路。李老師的講授縱橫古今,從1860年的中國經濟改革談到當前社會三十年的改革開放之路。展望未來,李老師表示目前所存在的問題只能靠不斷發展經濟,在發展中求解決之道,同時他也表達了自己對中國未來經濟發展的信心,他指出中國經濟過去三十年持續高增長的所有因素都依然存在,只要繼續按照過去三十年,繼續走下去,就一定能實現中國民族的偉大復興。李其老師的講授一如當年般精彩,校友們也借此真切地重溫了當年學海拼搏的激情。
活動的最后舉行了隆重的光華MBA戒指授予儀式。“一日光華人,一生光華人”,戒指代表著承諾也代表著約定,我們承諾與校友一同攜手共進,為光華、為中國經濟的騰飛而努力;我們約定十年之后再聚首,共敘難忘光華情。期待每一位校友都擁有美好的未來,期待校友與MBA項目一起共同成長,共同邁向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