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華東理工大學經國務院學位辦批準,開辦MBA教育項目,并于1998年招收了第一批工商管理碩士研究生。2000年,經國家教育部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華東理工大學與澳大利亞堪培拉大學合作開辦MBA教育項目,并于當年開始招生。
2001年,華東理工大學與美國管理技術大學(UMT)合作,培養項目管理方向研究生。2003年,學校與德國漢堡大學開展MBA學生互換及雙學位項目。2005年,華理MBA開展大規模的國際交換項目。2007年,華理MBA開辦IMBA項目。2009年,與法國ESCEM商學院開辦中法雙學位MBA項目,華理MBA國際化辦學更進一步。
據在職研究生網獲悉10月10日,華理商學院第二季“青年商業領袖行動學習會”的集結號再次吹響:互聯網手機新崛起品牌大可樂手機創始人丁秀洪在華理商學院,與華理商學院專家學者及學員、長三角青年創業者一道,一同上演了一場舉手最多、發言最熱烈的行動學習激辯!
“說起互聯網手機,時下熱議的話題莫過于紅米半小時獲得一百萬個訂單的成功案例,我們今天在這里要破解這個神話。”行動學習導師、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高松教授如此開啟了華理商學院第二季的青年商業領袖行動學習會。
回首創業短短一年,當時普天之下莫非“果粉”、“三星粉”、“小米門徒”,大可樂逆水行舟推出第一款產品,丁秀洪說,近期數據顯示,已經銷售出去超過100萬臺手機。
但大可樂究竟應怎么定位自己,誰才是大可樂的消費者?大可樂應確定什么樣的品牌定位?面對這些問題,現場嘉賓們運用“行動學習”的方法,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激烈討論,在討論過程中不乏爭鋒相對的觀點,舉手發言此起彼伏,可謂一場史上舉手最多的商業案例頭腦風暴!
現場眾多嘉賓質疑大可樂與小米的用戶重合度非常高,自身定位不清,傳播不夠,知名度不大,大可樂創始人丁秀洪坐在臺上十分淡定真誠,說“二”就是我的態度,我是在為追求快樂、堅持理想,熱衷手游、互聯網視頻和閱讀的年輕人做手機;但愿能通過這種方式,讓大可樂成為具有競爭力的市場“老二”,而不應該是一個影子。
上進、快樂的品牌調性,大屏幕、視頻、閱讀、手游,小米、魅族、三星誰不是如此?華理商學院副院長閻海峰教授指出,大可樂要創造新的價值,如果這是一個未被滿足的市場,就需要用新的策略去激發,這樣做老二才行。
相比起小米,大可樂知名度遠不夠,今夜酒店特價創始人任鑫說,整個品牌傳播應分階段挑選戰術,高格的放后面,現階段不妨考慮簡單粗暴,傳播可以無所不用其極,比如小米,就看什么是噱頭,什么故事能夠引起爭議、引起傳播。
研討話題一層層深入,嘉賓爭相表達觀點,不斷迸出”干貨”,逐漸了解大可樂的品牌定位,如何讓粉絲成為擁躉,尋求那些認同自己是“二”得最可愛的人?
這些給了丁秀洪不少啟發。“大可樂作為一個非常二的品牌,要做一件挑戰巨人的事情,永遠離不開更多的可樂粉以及潛在的可樂粉對我們的支持”。丁秀洪在結束時如是說到,他說,今天我才明白大可樂的傳播還遠遠不夠,嘉賓的觀點讓我很受用,我會好好思考怎么讓自己“二”得與眾不同。這場華理商學院史上最多舉手發言的頭腦風暴,最終在派送多臺手機給臺下聽眾的高潮中結束。
行動學習簡介
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青年商業領袖行動學習會,是由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攜手福布斯中文網發起,旨在運用行動學習的方法論及理論工具,使參會者同具有卓越領導力、敏銳的商業觸覺的同輩青年商業領袖交流,在行動中學習,突破傳統思維,培養出實踐行動力和對未來商業的敏銳洞察力,幫助青年創業者解決面向未來的商業問題。
行動學習法是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貫穿商學院課程和活動的創新性教學理念和方法。在青年商業領袖行動學習會中,一是行動學習的研討過程是平等的,所有的參與者都可以提出自己的觀點;二是行動學習會不同于傳統的論壇,要針對嘉賓提出的問題進行現場決策,不是泛泛而談,而是要幫助嘉賓解決問題;三是行動學習的是一個高效的工具和方法,它能夠幫助研討者從現有的經驗和知識體系發展出對于未來商業的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