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學院MBA授課中,學生與導師的交流是最好“沖劑”它可以快速的掌握課堂知識,所以很多高校商學院常常舉行導師見面會等。據在職研究生網獲悉2013年10月22日,“顧問委員走進經管課堂”(“Classroom Dialogue with Board Members”)活動正式開展。下午兩點左右,14位委員陸續到達清華經管學院。院長錢穎一教授、黨委書記楊斌教授以及每個課堂的學生助教對顧問委員進行了迎接。同學們迫不及待地將委員引領到各自的教室,開始90分鐘的精彩課程。
本次走進經管課堂的顧問委員有:約翰.布朗勛爵(Lord Browne of Madingley)、鮑達民(Dominic Barton)、亨利.德.卡斯特(Henri de Castries)、威廉.福特(William E.Ford)、馮國經(Victor K.Fung)、克里斯多夫?高爾文(Christopher B. Galvin)、莫里斯?格林伯格(Maurice R.Greenberg)、出井伸之(Nobuyuki Idei)、李澤楷(Richard Li)、李榮融(Li Rongrong)、安東尼克.盧克希奇(Andrònico Luksic)、邁克爾.邁克納曼(Michael McNamara)、斯銳圖(Risto Siilasmaa)、約翰.桑頓(John L. Thornton)。
約翰?布朗勛爵與同學們探討了“李約瑟難題”(Needham's grand question)的現代意義;李榮融與同學們分享了他對“大數據、云時代”的看法,認為這是中國抓住新產業浪潮一個重大機遇;亨利?德?卡斯特以“中國與歐洲如何能共同促進世界金融體系穩定”和“21世紀領袖培養”兩個話題作為主題,與同學們展開討論;出井伸之向同學們做了40分鐘的演講展示,內容涵蓋出井先生曾任職務的公司戰略和他的職業經理人生涯;盧克希奇以“學術成長和個人在家族企業的角色”、“與政界和學界的互動”以及“中智關系”三個話題為主題,與同學們展開了90分鐘的Q&A討論;講述了家族成長故事之后,馮國經進一步分享了自己在企業管理方面的成功經驗;斯銳圖先生做了主題為“企業家精神是種生活方式”(“Entrepreneurship as a way of life”)的演講,并與學生們進行了互動交流;邁克爾?邁克納曼為同學們帶來了一堂引發深思又生動有趣的管理思維課;威廉?福特和李澤楷來到清華x-lab剛剛建成啟用的場地,就“創新與創業”主題與x-lab的同學們進行了互動交流;鮑達民整場交流都采用學生自主提問的形式,與同學們熱烈的討論了教育、領導力等話題;克里斯多夫?高爾文學以“領導力和創新”為主題進行了演講,并與同學展開討論;約翰.桑頓就“Make a Difference”這一主題,與同學們展開了深入的探討;莫里斯?格林伯格以自己的人生經歷開場,向同學們娓娓道來他和中國結下的不解之緣。
經管學院的同學們為本次課程做了大量工作,特別是清華領導力俱樂部的同學們。他們根據顧問委員的不同經歷背景,將招募到的同學靈活分班,在課堂環節注重專業匹配性,交流晚宴則偏重學生背景的多元性。同學們事先還對課堂話題進行了征集,每個班都為委員用心準備了禮物。顧問委員們非常贊賞本次活動,鮑達民說,此次交流,是他迄今為止在清華參加過的最有意義的大學活動,莫里斯?格林伯格調先生開心地表示自己非常愿意和清華經管學院的同學交流,也期待更多同學加入他的企業。
清華經管學院院長錢穎一教授走訪了幾個教室,和同學們一起與顧問委員交流。錢穎一院長說“顧問委員走進經管課堂”是顧問委員與學生之間的小班討論,近距離對話,是使雙方都受益的活動:一方面,學生獲得難得的機會與顧問委員近距離交流,另一方面,顧問委員也能面對面地了解中國年輕一代最優秀學生的思想動態。學院希望將“顧問委員走進經管課堂”打造成一個國際化的平臺,讓學生有更多機會與國際一流的企業家和投資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