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經濟下滑因素影響,商學院招生也陷入泥潭,所以近年來很多商學院也將MBA申請流程“簡潔”。盡管對多數人而言,7月和8月是躺在海灘上曬陽光的大好時節,但對那些期望在2014年進入頂級商學院學習的未來MBA學生來說,這個夏天意味著為入學考試發奮苦讀、撰寫各種申請短文、討好可能為自己寫推薦信的人,以及仔細研究哪個商學院最適合自己的需求。
對他們來說,好消息是,今年幾乎所有頂級商學院都精簡了申請過程,減輕了申請人的工作量。正如美國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凱洛格商學院(Kellogg)副院長貝齊?齊格勒(Betsy Ziegler)所說,凱洛格降低了作文題字數要求,“這樣別人能夠迅速抓住文章要點”。
有人說,商學院簡化申請流程是為了鼓勵更多人申請,但大多數頂級商學院對此不以為然。人們普遍認為,全職MBA市場眼下正在衰退。美國管理專業研究生入學考試委員會(GMAC)發布的數據顯示,2011-12年,有13.3萬年齡在24歲至30歲區間內的考生參加了GMAT商學院入學考試,而2008-09年參加該考試的人數則有近14萬人。
不過,人們有一種心照不宣的共識:申請流程的商業化(許多企業為MBA申請人提供申請短文寫作服務)令情況變得更為復雜。MBA錄取咨詢師斯泰茜?布萊克曼(Stacy Blackman)認為,商學院面臨的最大困難是如何恰當評估申請人的推薦信。許多推薦信是申請人自己寫的,他們的老板只是在上面簽個字。她說:“我確實認為推薦信是申請流程中的薄弱環節,需要改革。”
申請流程更簡單,未必說明商學院更好考了。錄取咨詢公司Expartus的首席執行官基奧瑪?伊西亞丁索(Chioma Isiadinso)認為,情況其實恰好相反。“一所商學院減少了要求提交的材料,并不意味著這所學校更好考了,而是意味著會有更多人申請。人們不應僅僅因為申請流程簡單就申請商學院——那樣他們會失望的。”
今年申請流程最具創意的學校之一是凱洛格。齊格勒說,凱洛格今年開始嘗試利用耐克(Nike)等公司在人才選拔過程中用到的一種技術,對申請人出視頻作文題。她說:“登陸網站,然后回答問題。還可以回退、刪除并重錄。”她補充說,視頻作文題對證實申請人的英語能力特別有用。
哈佛商學院(HBS)連續第二年大幅改變了申請流程。今年申請人只需寫1篇申請短文并提交2份推薦信——以前他們須提交3封。和去年一樣,1800名受邀參加面試的申請人須提交一份面試后的感想,這給予申請人最后的申辯機會。
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沃頓商學院(Wharton)今年也做了一些改變。這所商學院把要求提交的申請短文篇數從3篇減至2篇,每篇都只要求500個單詞的篇幅。對今年的申請人來說,更重要的也許是,該校保留了團隊面試環節。
沃頓招生辦主任安庫爾?庫馬爾(Ankur Kumar)表示:“我們想讓申請人直接地了解我們的文化。我們想親眼觀察申請人在情境中的反應。我們想對他們有一個立體的認識。”
頂級商學院前進的方向,就是其他商學院跟隨的方向。比如,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安德森商學院(Anderson)今年只要求申請人提交1篇短文,而紐約大學(NYU)斯特恩商學院(Stern)也把規定的短文篇數從3篇減至2篇。密歇根大學(Michigan)羅斯商學院(Ross)縮短了申請短文的篇幅要求,而哥倫比亞商學院(Columbia Business School)盡管仍然要求申請人提交3篇短文,但將額外的簡答題篇幅要求減少了一半。如今,申請人必須在100個字符內回答“你在念完MBA后馬上想實現的目標是什么”這樣的問題——這比一條推特消息(tweet)允許的字符數還少。
在歐洲,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的一年期MBA項目每年招生兩次,該校招生辦副主任維爾日妮.富雅(Virginie Fougea)說,該校正在重審申請流程,可能減少要求的短文篇數(目前要求申請人提交6篇),還有可能增加視頻面試。“我們希望他們(申請人)不僅通過作文題來展現自己的溝通和人際交往技巧、以及個人成就,還可以通過視頻、團隊面試和演講來展現這些技巧和成就。”
Fortuna Admissions主任卡羅琳.迪亞爾特.愛德華茲(Caroline Diarte Edwards)說,歐洲的商學院精簡申請流程的意愿往往更弱,因為他們要考察的申請人在地理來源上要多元化得多。不過她承認,如果申請流程太耗時,比如需要撰寫多篇申請短文,可能不利于吸引學生。她說:“對某些申請人——特別是母語非英語的候選人——來說,這種要求可能令他們望而卻步。”
今年倫敦商學院(LBS)將要求MBA申請人提交的短文篇數從6篇減到了3篇??蛻絷P系主管蘇珊?羅思(Susan Roth)解釋說:“我們將更強調面對面的面試。如果申請人沒通過面試,那(錄取)肯定就沒戲了。”
倫敦商學院面試環節之一是,由面試官為所有面試者提供一個具有新聞性的商業問題或話題,面試者有5分鐘時間整理思路。
這些舉措乍一看十分新穎,但伊西亞丁索說,商學院的錄取流程就像一個單擺,在一定范圍內周而往復地變化。今年,單擺擺動的方向是減少要求申請人提交的材料(無論是推薦信還是申請短文)。哈佛商學院等頂級商學院決定著單擺的擺向。她說:“如果你要求申請人提交3封推薦信,而其他學校只需要他們提交2封,那么別人可能就不申請你們學校了。”
但她認為,減少要求申請人提交的申請短文篇數有積極作用。“他們(申請人)寫到第8篇短文時,已經沒有實質性內容了。”
布萊克曼稱這些舉措是為了實現均衡。“錄取過程是一個整體。但這些年來,商學院過于重視申請短文了。我們不是在招新聞學院的學生,而是在招商學院的學生。”然而,她也相信,幾年后單擺會擺回原來的位置。“人們對一家商學院有多難考的印象,是衡量這家商學院好壞的一個因素。”
所有錄取咨詢師都強調的一大潮流是,同時申請多個不同國家商學院的未來MBA學生越來越多。布萊克曼在報告中稱,頂級美國商學院的申請人也會申請歐洲工商管理學院、倫敦商學院以及巴黎高等商學院(HEC)。她說,印度商學院(Indian School of Business)也已躋身申請人同時申請的頂級商學院行列。
戴安特.愛德華茲對此表示同意。“他們(這些申請人)可能在申請哈佛和斯坦福(Stanford)的同時,也申請倫敦商學院和歐洲工商管理學院。我們已經發現了這種現象。來自印度、中國和中東地區的尖子候選人如今對自己的選擇更為開放,這令(申請流程)情況變得更為復雜。”
那么,錄取咨詢師有哪些主要建議呢?
● 斯泰茜.布萊克曼:“不要因為短文要求的字數減少了就認為短文好寫了。一定要退后一步,仔細考慮如何把你想傳遞的信息表達出來。”
● 基奧瑪.伊西亞丁索:“你身上有何有趣而與眾不同之處?這將讓你的申請材料脫穎而出。”
● 卡羅琳.迪亞爾特.愛德華茲:“花時間好好考慮一下為什么要申請MBA。要準備一份好的MBA申請材料,你需要大量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