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可能是這個時代很多人的夢想,但是真正在這條道理上拼搏的人確很少,其實創業不單單是需要勇氣更需要方法,所以很多高校也經常開始創業課程。據在職研究生網獲悉10月24日晚,在MBA教育中心張曉娜老師的主持下,北師大MBA創業論壇第三講成功舉辦。北師大MBA校外導師、北京今日潮流企業策劃公司董事長、北京浙江企業商會副會長陳俊先生以自身的創業投資實踐積累為基礎,用大量親身經歷和精辟的言論,深入淺出地與同學們分享了創業的艱辛與做人做事做企業的哲理。陳先生的講授貼近生活,幽默輕松,論壇現場至始至終洋溢著熱烈和諧的氣氛。
創業意味著擔當、磨難,或者說苦難。結合自己出國留學和在北京頑強拼搏、從一介文人成長為中國經濟界、房產界名人的經歷,陳俊先生認為一個沒有艱苦奮斗精神的人是難以自立自強的。創業是前無古人,后才有來者。創業不亞于當年爬雪山過草地的艱辛,作為白手起家的草根平民,年輕人要從底層做起,放下身段,從最平凡的事情做起,學習和積累經營管理能力,市場化運作的能力、與人打交道的能力,與人溝通的能力。優秀的創業者要有毅力,堅韌不拔,經得起心靈上的折磨、各方面的壓力。正如浙商的“四個四千萬”,是想盡千方百計,走盡千山萬水,說盡千言萬語,才成就了目前的千萬個富翁。
創業過程中既要腳踏實地,又要仰望星空。現在的創業是高科技的,需要知識型、智慧型、具有國際化眼光的創業,要敢于從書本中跳出來,追求新創業。創業是天助自助之人,創業者應不唯上、不唯書、不爭論、不折騰,踏踏實實做事,認準目標,迎著苦難上,不拋棄不放棄。
陳俊先生認為,創業者應具備五種能力。一是吸收新知識的能力,不斷學習,緊跟世界發展步伐;二是筆頭表達能力,思想要通過淺顯易懂的文字表達出來,才可以被專家和老百姓接受,迅速傳播;三是口頭表達能力,要用最清晰的語言表達觀點,直奔主題,方能取得良好的溝通效果;四是團隊組織能力,只有發揮團隊的力量才能取得最大的成功;五是危機公關能力,碰到嚴重困難的時候,沉著冷靜,迅速解決問題。
陳俊先生還以自己在校時參加5000米長跑,堅持到底獲得第六名的事例揭示了“起點并不重要,贏在終點才能笑傲江湖”的道理;分享了在他的創業過程中具有重要啟發意義的三部影片和三位歷史名人;指出了創業者不斷學習,研究歷史,積累全方位知識的重要性;闡述了中國城鎮化進程中二三線城市存在巨大的商機。
在互動環節,同學們踴躍提問,陳俊先生就股市與樓市、房產稅、老齡化對房產市場的影響等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