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高教司發布了《教育部關于批準北方工業大學綜合工程訓練中心等120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通知》,我校“化學與生物學工程技術實驗教學中心”名列其中,成為我校第一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是“十二五”期間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一項重要建設內容,旨在推進高等學校實驗室建設和實驗教學改革與創新,促進創新人才成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服務國家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
我校化學與生物學工程技術實驗教學中心憑借交叉學科綜合優勢,在原有的兩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基礎上,緊抓“十二五”規劃及省部共建的機遇,實現了學校首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突破。這標志著我校實驗教學水平邁上新的臺階,將進一步助推學校本科實驗教學發展。
申報過程:漫長積累 基礎扎實
湖北大學化學與生物學工程技術實驗教學中心由化學化工學院和生命科學學院聯合申報,該中心的培育、成長、壯大經歷了一個長期而艱苦的發展過程。
1997年8月,教育部高教司批準我校開辦“化學生物學”國家理科基地試點班,使我校成為國內最早開展化學生物學復合人才培養的高校之一。而將化學與生物學領域的知識結合授課,也成為我校化學與生物學兩個省級重點學科交叉結合的初步嘗試,為之后成立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奠定了良好基礎。初期的“化學生物學”國家理科基地班培養出了一批優秀的學子,如2004級基地班學生王鳳鵑順利獲得愛爾蘭都柏林大學百萬入學獎學金。
從2003年起,我校開始申報和建設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以滿足現代實驗教學需求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化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生物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先后成立,2005年,兩個中心分別獲批成為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生物化學、遺傳學、分子生物學、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等一系列省級精品課程,積累了不少寶貴的教學實踐經驗,為進一步申報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打下了良好基礎。
今年4月份,學校整合現有化學、生物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優勢資源,充分發揮交叉學科優勢,以化學-生物學實驗大樓為基地,共同組建化學與生物學工程技術實驗教學中心,并開始著手申報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9月份,我校化學與生物學工程技術實驗中心順利通過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評審。在中心主任、申報工作主要負責人楊艷燕教授看來,中心獲批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十分欣喜也十分來之不易”。在申報過程中,學校相關部門、學院和實驗中心通力合作,攻堅克難,最終實現了首個國家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突破。
突出優勢:交叉學科 優化組合
化學與生物學工程技術實驗教學中心獲批國家級教學示范中心,其最突出的優勢表現在化學與生物學兩個一級學科的交叉融合上。從學科建設看,作為我校兩個傳統優勢學科,化學與生物學兩個學科本身存在眾多關聯。如化學中不少新材料、新產品的研發都需要運用生物學知識;而無機及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等課程也是生命科學各專業的必修課。
無論是在科學研究還是在課程教學上,雙方的融合已成必然的趨勢。經歷了“化學生物學”國家理科基地試點班建設和化學、生物學省級實驗教學中心的建設實踐后,我校對兩個學科進行交叉學科組合,以優化教師實驗教學水平,提高學生科研能力等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在人才培養方面,依托兩院豐富的綜合創新人才培養平臺,如“化學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生物科學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生物科學湖北省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驗班”等,都為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建設也離不開一批優秀的實驗教學團隊。中心不斷改革教師培養和使用機制,使青年教師博士化,現今中心教師博士率高達76%,教師平均年齡僅為44歲;在積極倡導教師開展課程與實驗教學改革研究中,教學理念和手段緊跟學科發展前沿,形成了以楊艷燕教授為首的“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培養出楊之帆、張海謀等優秀的青年骨干教師,為教學團隊的可持續性發展奠定了基礎。
堅持將本科教學和科研實踐相結合是中心教學工作的一大特點。立足生科院和化學化工學院77間實驗室和公共平臺開展實驗教學與研究,逐步形成“教學-科研-人才”三位一體人才培養模式。中心副主任何玉池教授認為“科研和教學緊密連接,相互促進”。
中心展望:輻射全校 服務社會
化學與生物學工程技術國家級實驗教學中心將進一步有效整合化學、生物學等相關學科的優質實踐教育資源,覆蓋本校化學、生物學、環境科學、材料科學、體育等文、理、工學科共24個專業,每年將為6000余名學生提供實驗教學服務。資源環境學院的環境工程專業、體育學院的運動體育與人體科學專業、楚才學院理科班等都在受益范圍,可享受化學與生物學工程技術中心的實驗資源。
在實驗教學方法上也將進一步多元化,利用多媒體課件、實驗動態錄像、仿真實驗及實際操作演示等多種方式進行實驗教學。將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引進實驗教學,以信息化教學手段輔助教學,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讓學生與教授專家直接面對面交流,通過生動的案例分析,加深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和對工程應用的認識。
深入廣泛推行“課內與課外結合、教學與科研結合”的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全面實施開放式實驗教學,從“要我做實驗”的被動學習變為“我要做實驗”的主動探索。中心將積極舉辦大學生實驗技能競賽和創新實驗大賽,引導學生掌握扎實的實驗技能,提高實踐創新能力,調動學生創新的積極性。
將實驗項目與企業和社會需求直接掛鉤,推進“教學-科研-社會”三位一體的協同人才培養機制,建立學生到工廠、企業、農村、社會等實踐教學基地開展實踐學習的有效機制。實驗中心立足本科教學長遠發展,培養高素質、創新實踐型人才,服務地方經濟社會建設,在同類高校中實現廣泛的輻射作用和示范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