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至19日,上海交通大學物理與天文系中長期國際評估在閔行校區物理樓進行。本次評估專家組由來自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圣塔芭芭拉分校、圣克魯茲分校,美國杜克大學、萊斯大學、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中國北京大學的7位專家組成。美國國家科學院、中國科學院院士,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沈元壤教授擔任專家組組長。
18日上午,現場評估匯報會舉行。常務副校長林忠欽出席并致辭,他指出,2007年,上海交大首次對物理系進行試點評估,綜合評價學科建設現狀和科學研究水平。6年來,物理與天文系進步顯著。第二輪國際評估仍以物理與天文系為第一個試點單位,希望專家組進一步了解和診斷物理與天文系的發展狀況,指出問題、提出建議。
國際評估專家組認真聽取了物理與天文系的基本情況及戰略發展規劃、人才培養情況以及6個學術方向的匯報,分別與教師、學生和教研技術員代表進行了深入座談,并對教研實驗室進行了實地考察走訪。
19日下午,評估結果反饋會議舉行。國際評估專家組,副校長黃震以及學校相關職能部處負責人出席會議。專家組一致認為,物理與天文系與2007年相比取得了令人驚嘆的進步,在學科建設、人才引進、教學改革等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若干學術方向表現出色,產出了大量優秀成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注重人才培養,構建了全面的課程體系,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物理興趣。
目前,物理與天文系的研究水平已與美國的前50名物理系相當,具備了建設世界一流學科的基礎。專家組還建議,物理與天文系應在不同的研究領域產出更多高影響力的成果,引進或培育若干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教師,打造若干引領全球的研究團隊,同時在人才培養領域建立更好的聲譽。
黃震對專家組的工作表示感謝,并指出交大建設世界一流的物理與天文學科,需要置身于世界一流的參照系,專家提出的意見客觀、公正、中肯,學校和物理與天文系將會認真研究,推動交大物理學科更上一個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