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不上五年,80后將成為EMBA主體,他們受過系統教育,有管理經驗,這個群體需要什么樣的教學模式?人大EMBA對這個問題的解答是“互動”,以學生的經驗為主軸和知識來源的討論式教學。
EMBA生源低齡化是所有商學院都意識到的趨勢,只不過,有的學校在有意控制年齡和職位結構,有的則在積極尋求改變和調整,人民大學商學院EMBA將CMPM(Chinese Masters in Practicing Management),即中國實踐管理領袖教育項目作為未來的主要發展方向,融合案例、行動學習、反思學習和經驗分享,還有實地參訪、反思報告寫作等。特別引入了模塊主任角色,在學習中,模塊主任既是課程設計者,又是教練者,同時還是質量控制者。
這種教學模式似乎更符合國際趨勢,是否真的將主導人大EMBA未來方向,《經理人》對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院長助理、EMBA中心主任馮云霞進行了專訪。
知識建構是新課題
《經理人》:行業現在變化最大的是什么?
馮云霞:整個市場越來越規范,越來越專業,對人大這些教書育人的高校有利。
現在看,學生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60后逐漸稀缺,70后還有一部分,80后學員馬上成為EMBA學習的主體,他們基本都受過非常好的教育,有管理經驗,有領導力,當他們成為學習主體后,他們的需求是什么,我們能給什么,針對他們進行知識建構,這是個新課題,必須迅速關注。
《經理人》:目前看,70后應該是主流吧,80后是趨勢吧?
馮云霞:沒錯。未來五年內,這是行業趨勢。有的項目,平均年齡已經只有35歲了,而且他們的成長是在互聯網和全球化的狀態下,受過系統的教育,我認為,針對這些學生的知識建構特點,就是互動,以他們的經驗為主軸的討論式教學。
《經理人》:人大EMBA在招生上是否感受到了壓力?
馮云霞:整個行業應該都有壓力,我們今年還可以維持將近3:1的錄取比例,規模不是追求的目標,而且我們調整得比較快,進行了渠道的整合,過去是點對點,現在更多是整合和借力,與國資委或培訓機構合作,他們有大量EMBA潛在學生的資源積累,發揮好我們培養模式的競爭優勢。
CMPM模式將成主要方向
《經理人》:未來人大EMBA的調整方向是什么?
馮云霞:我們從今年開始,傳統EMBA班招兩個,將來我們肯定是以CMPM作為主要的發展方向,這個培養模式學員滿意度很高,每個班級30多人,傳統班有四五十人。今年CMPM班有一半的人都是從傳統EMBA轉過來的。
《經理人》:CMPM培養模式簡單說是什么?
馮云霞:常規教學方法是灌輸式的,基本以教師為中心,CMPM采用手藝或者園丁的方式,和參與者進行深度交流,充分尊重參與者的個性差異,教學過程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聽課、活動、討論、反思、模擬、交流等教學活動融合在一起。學生參與時間和老師講授時間比例為1:1。學生經驗作為知識來源之一的理念、做法能夠突破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
《經理人》:人大EMBA的終生學習是怎么推進的?
馮云霞:我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我們CMPM現在出國,我們就免費給EMBA校友開放。另外,畢業以后還有兩次免費聽課的機會,講座、論壇等可以免費聽,同時我們也提出一個“后EMBA的模式”,我們按年級,專門組織1-2次返校,做半天或一天的免費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