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国产大片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在人线久久综合,成人免费网站视频www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商學院 > 高端人物 >

    王冉:互聯網電視的時代到來了嗎?

      IPTV和數字電視可能很快就要走向窮途末路,互聯網電視憑借其開放的系統,或會登上歷史的舞臺。

      今天中午和摩根斯坦利的季衛東博士在2005委員會午餐會上和各位學長們一起探討傳媒業的大趨勢,我特別提到互聯網電視的前景。

      1. 互聯網電視的時代到來了嗎?

      正在,并且疾速。隨著它的到來,IPTV和數字電視可能很快就要走向窮途末路。封閉的系統永遠抗爭不過開放的系統(連蘋果都在開放),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臺機器,這是這個時代的基本規律。

      在互聯網電視風暴中最積極的推動者是電視機廠商,因為只有對他們來說這才是關乎命根的一場戰役。有了他們,再有了五張(很快可能會增至七張)互聯網電視集成播控牌照的配合,加上一群在互聯網上收錢困難的內容和應用提供商的推波助瀾,互聯網電視形成產業鏈的速度很可能會遠遠超過不溫不火的IPTV和無所事事的數字電視。

      這種硬件拉動產業鏈的格局很有意思,讓你想起了誰?是的,有點像蘋果。雖然一時半會還出不了像蘋果一樣具有創新氣質和產業鏈鑄造能力的公司,但是互聯網電視深一腳淺一腳正在踩出來的小徑恰恰與蘋果趟出的那條路有幾分神似。

      過去十年,我們看到了手機屏和PC屏作為娛樂終端的迅猛崛起。與此同時,電視屏則呈現出一種“二律背反”的怪異現象:一方面它的受眾在加速流失;另一方面它所承載的廣告價值仍然居高不下,甚至不跌反漲。本來,這其實只是一個滯后效應--如果沒有互聯網電視,電視作為一種物理媒介走向衰落一定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但是,就在這個緊要關頭,廣電系盼來了互聯網電視這顆救命稻草。

      不過——

      2. 互聯網電視和電視臺究竟有多大的關系呢?

      有,但沒有想象的那么大。

      在未來,所有的電視臺都應同時是網絡電視臺,因此刻意區分兩者的意義已經不大。但是,互聯網電視最大的受益者卻并不一定是電視臺,哪怕是已經從傳統電視臺轉身成為網絡電視臺的電視臺。

      所謂互聯網電視機,其實質無非是一個墻上掛著的、開機后首屏被廣電播出機構控制的、隨時隨刻都處于寬帶連接狀態的大屏幕電腦。在這個屏幕上,受眾要看的是有品質的“內容”,而不是某個電視臺的“電視節目”。雖然電視臺制作或者集成的節目也可以成為“內容”的一個組成元素,但它在整個互聯網的大海里將只是滄海一粟。

      換句話說,如果我作為一個受眾已經習慣了在優酷土豆上看電視劇,未來在互聯網電視上,我多半仍然會去找到優酷土豆,然后在它們的平臺上通過流媒體收看我想看的電視劇,雖然在同一個時刻同一部電視劇可能正在四家省級衛視上播出。

      對電視臺來說,這意味要想介入互聯網電視,主要有三個方向:

      (1) 依靠身份和牌照掌握集成播控主導權,也就是占領“第一屏”,成為或者主動運營、或者依靠合作伙伴運營而自己只從中收取保護費的互聯網電視運營商;

      (2) 成為優秀的內容制作商,依靠一流的制作能力和大量優質的內容獲得商業價值,雖然這些內容最終可能被更多的受眾在優酷土豆上、而不是自己的頻道中看到;

      (3) 成為有遠見、有胸懷、善于互惠和分享的戰略投資方,以股權投資的方式參與已經在廣電之外形成的、具有行業領先性、高度市場化的內容和用戶平臺的長期發展。

      不過,針對上面的第一個方向,電視臺想清楚的一個問題是--

      3. 在未來,互聯網集成播控這個牌照還會有很大價值嗎?

      我覺得不會。

      物以稀為貴,多了就不值錢,這是鐵律。截止到目前為止,互聯網集成播控牌照已經發了7張。任何牌照發到第四、五張,牌照的價值一定會加速遞減。供需基本規律使然。

      由于每臺互聯網電視機只能對應一個集成播控商,而所有運營內容和用戶平臺的公司都希望有機會面向整個市場。因此,內容和用戶平臺同集成播控運營商的關系在未來不太會是“一對一”的關系,而更有可能是“多對多”的關系。即便是互聯網電視上某些通過股權投資或者暫時的利益安排而形成的排他性合作運營平臺,長期來開也一定會走向開放,因為這是互聯網電視用戶的要求。長期來看,用戶永遠是對的。

      這也就意味著,每一個牌照擁有者都要尋求同多個像土豆優酷這樣的內容和用戶平臺合作,而每一個內容和用戶平臺也會試圖結盟盡可能多的牌照擁有者。誰和誰都有合作的空間,但誰離開誰也都能活,沒有了“非你不可”的必須,牌照的價值當然也會江河日下。

      當然,對于土豆優酷這樣沒有互聯網電視牌照、在市場中長大的內容平臺來說,無論他們對國有廣電的那一套機制有多么的不適應,與牌照方合作仍然是必須要過的一道坎—除非他們徹底想放棄電視這塊屏幕。可是--

      4. 優酷土豆們能夠忽視電視這塊屏幕嗎?

      當然不能。對以視頻運營為主業的公司來說,只做PC屏是遠遠不夠的,這會把自己越做越薄。這個領域未來市場價值的真正大頭很可能不在PC端,而是在電視端和Pad端,這才是未來最“給力”的兩個輪子。

      今天仍然以PC廣告收入為主要收入來源的視頻產業的玩家們未來會面臨兩個重要的趨勢:

      第一,隨著越來越多的PC受眾流向互聯網電視和Pad終端,廣告投放商將越來越要求跨平臺組合投放和整合營銷的能力。這也就意味著,他們必須向NetFlix那樣面向所有可能的終端。而在所有終端中,互聯網電視尤為重要。傳統電視上的七八百億的廣告(當然也包括傳統文字互聯網三四百億的廣告)當中會有一部分流向基于PC互聯網的視頻,但無論是速度還是總量都沒有想象的那么誘人。真正能夠從傳統電視廣告中切走相當一部分份額的是互聯網電視上的內容以及內容平臺。

      第二,收入會逐步走向多元化,廣告之外的付費收看的模式一定會確立。長期來看,付費收看的市場甚至很有可能會超過廣告的市場。當然,付費收看的市場不可能在PC上形成;這個模式將只會在互聯網電視和Pad屏幕上得以確立。這是因為, Pad屏幕的超酷便攜和電視機屏幕的超爽體驗對用戶來說都是超越“觀看”本身的額外價值,他們(至少他們中的一部分)一定會愿意為這種價值額外價值付費。

      因此,對優酷土豆們來說,他們長期的方向和模式很可能會殊路同歸,那就是走向“云+端”的境界。今天他們要做的就是充分利用在PC屏上積聚力量的品牌和大流量用戶平臺的運營經驗,盡快把這些轉化為跨越終端的競爭力,爭取在用戶手里拿著的和客廳墻上掛著的那兩塊屏幕上實現更多的商業價值。

      之所以他們他們會走到這一步,不僅僅是因為所謂的“三網融合”,更是因為--

      5. 用戶推動產業走向“四端融合”

      無論是現在還是未來,不同的內容和應用會在不同屏幕上呈現不同的市場前景。就拿游戲來說,輕度游戲很可能更適合手機屏和Pad屏;重度游戲很可能更適合PC屏;體感游戲一定最適合電視屏。再譬如,數字閱讀天生就更加適合手機屏和Pad屏;影視劇可能更適合電視屏和Pad屏;短視頻可能更適合PC屏和Pad屏;期刊瀏覽可能最適合Pad屏;餐館和航班查詢更適合手機屏和Pad屏;購物則PC屏、Pad屏和電視屏都適合。

      作為“永遠正確”的用戶,他們一定會要求電腦、手機、Pad和電視四個終端無縫對接,深度融合,實時協同,這樣他們才可以根據自己此時此刻的情境來選定最為合適的終端。能做到這一點是以為他們頭頂上那一團團正在形成的安全、可靠、隨需隨取的“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