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同等學力經濟學考試大綱沒有太大的變化,而2014年的考生在新的考試大綱沒有下來之前也可以按照2013年的考試大綱進行備考。雖然現(xiàn)在離2014年同等學力申碩考試還有幾個月的時間,但是時間都是不經用的,還請考生進行備考。下面是在職研究生網的招生老師總結的一些經濟綜合常考名詞解釋的介紹,希望給考生帶來一定的幫助。
1、名詞解釋:
按勞分配: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個人消費品的分配領域,是按照勞動者向社會提供的勞動數(shù)量的多少和質量的高低來分配社會消費品的,這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分配方式。按勞分配一方面反映了勞動者在生產資料占有上的平等關系,另一方面反映了勞動力的個人所有和與此相聯(lián)系的勞動者之間的等量勞動相交換的關系。實行這樣一種分配制度既有利于消滅兩極分化和實現(xiàn)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目標,又有利于調動勞動者的勞動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特別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按勞分配的實現(xiàn)直接與市場機制聯(lián)系在一起。
市場經濟:是以市場配置資源或調節(jié)經濟運行的經濟,它與一個社會的經濟制度性質無關。
市場機制:是指通過市場價格和供求關系變化及經濟主體之間的競爭,調節(jié)供給、需求和生產要素的流動與配置的一套有機系統(tǒng),其核心是市場價格與競爭機制。
增量改革
漸進式改革:是在工業(yè)化和社會主義憲法制度的基礎上進行的市場化改革,強調利用已有的組織資源推進改革,在基本不觸動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實行增量改革。其特點為:強制中的誘致性,雙軌過渡,從局部到總體,體質內改革與體制外推進相結合,改革、發(fā)展與穩(wěn)定相協(xié)調,經濟的市場化與政治的多元化相分離等。
2、簡述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
市場經濟——是以市場配置資源或調節(jié)經濟的經濟形態(tài),它不反映一個社會的基本經濟制度屬性。其特征:
(1)資源配置遵循產權規(guī)則。市場交易實質上是產權交易,資源配置遵循產權規(guī)則。通過產權的界定和保護來確立排他性產權,對于市場機制有效協(xié)調微觀決策至關重要。產權規(guī)則——資源配置的權力與行為人擁有的資產量成正比。
(2)決策分散化。市場經濟中,經濟決策是由各個獨立的經濟主體自主進行的。各他們獨立決策,并對決策的后果承擔責任。
(3)自由和平等競爭。
市場經濟是契約經濟,它承認經濟主體具有契約自由,所有從事市場交易的行為人的地位和機會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他們在共同的規(guī)則和法律約束下自由地參與市場競爭,他們具有擇業(yè)自由、消費選擇的自由、交易自由等。
(4)、市場價格協(xié)調微觀決策。
資源配置的核心問題是如何把有限的資源配置到最有效的領域和商品生產上。價格作為顯示資源稀缺程度的信號是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的,它能夠自動協(xié)調微觀決策。
同等學力申碩考生在備考的過程中也一定要看到真題的重要性,不要感覺真題已經考過了,下一年就不會在考了,而自己看真題也已經沒用了,真題可以告訴我們的東西很多,我們通過真題也可以知道自己的實際能力,因此對于真題考生一定要重視。如果你還有更多關于同等學力申碩考試的問題,你可以在線和我們的老師進行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