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等學力考生參加這項考試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拿到學位證書,但是只為了拿到學位證書,考生就容易忽略過程中的重要性,所以也容易給自己一些過大的心理壓力。其實考生更應該重視的是在校學習的這段時間,人在工作以后還有多少時間可以重返校園進行學習,就算考生沒有成功申請到碩士學位,但是考生收獲到了知識,對考生來說也是一個不錯的收獲了。下面在職研究生網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同等學力申碩這種報考方式,希望給考生帶來一定的幫助。
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和全日制的學生相比,屬于邊工邊讀,沒有和在校生一樣的時間和精力去準備論文。和參加10月份考試的在職研究生相比,學習階段和導師指導階段又是分離的,導師只在論文答辯階段給予指導。而10月份的考生在通過考試后,學校就會分給企業導師和校內導師兩個導師共同指導。相對來說,到論文答辯階段撰寫的學位論文更有質量保證。
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的道路會比正常的申碩路坎坷一些,但是獲取的知識和那些最后獲得碩士學位的學生是相當的。因為在培養過程中,學校會拿出和在校碩士生同等水平的師資力量分配到同等學力的研究生課程班,同等學力的學生同樣可以受到與其他類別研究生質量相當的教育。對于10月份的考生來說,5月的考生可有更多的選擇。10月的考試側重專業型碩士,而5月的側重學術型。這就圓了多數在職人員的考研夢:這些人想通過全日制的考研獲得學術學位,卻沒有時間、沒有精力學習、備考。
由于參加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的在職人員可享受同在校研究生一樣的課程學習,考生應該更重視過程的學習。通過研究生課程學習,這些在職人員可拓寬視野,學習知識,培養能力。在學習的過程中,他們可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根據實際工作中的一些問題,有效地將知識轉化成職業能力。
同時,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更要看重知識的培養過程,而不是學位結果。有精力有恒心的考生,可以在學習中逐步積累、沉淀,加倍努力,多發表學術論文,在獲得申碩資格后可多與導師溝通,獲得更多指導,爭取論文答辯一次通過。如果有些考生最后沒能如愿以償申請到碩士學位,也不必自怨自艾。在兩三年的研究生培養過程中,也收獲了知識。
人生不可能是完美的,總是會有一些遺憾,有些考生害怕這些遺憾出現在自己的身上,所以一直不敢報考同等學力申碩考試。其實有時候考生不用過分的追求結果,有時候過程比結果更加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