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重考的人都能為自己在考研戰場上的“循環往復”找到理由,其中既有現實的困惑,也有心理上的惶恐。有些考生在經歷了多次失敗之后,既沒有前行的動力,也沒有了回頭的勇氣,他們已經默認了一個“心理高度”,這個“心理高度”常常在潛意識中暗示他們:“考不上研究生,就找不到好工作,人生也就沒有希望。”這樣的暗示不僅使他們意識不到問題的癥結所在,還產生了對就業的恐懼,最后只能硬著頭皮考下去。
還有些考生反復重考是為了證明自己,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固結”,是指一個人在過去某個階段沒有按照理想狀態走過,留下遺憾,這種遺憾的心態一直伴隨著當事人走到現在,這個人現在的很多行為都是為了完成以前的缺憾。“固結”也是人們常說的“情結”的一種形式,事實上,很多考研人都是有“固結”的。上了大學,一些人沒有學到自己真正喜歡的、對自己真正有價值的知識,抱憾四年甚至更久,這時他們就會心生一個“固結”:過去是不完美的,甚至是失敗的,所以要通過考研來證明自己,來實現理想的自我。
但不管是什么原因導致了盲目的重考,考研輔導老師認為,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很大以部分考生對自己的人生缺少理性的分析、定位和規劃,他們過于主觀臆斷,或者故意逃避,只是在主觀上想自我實現,這樣的無規劃考研往往可能只會有更加無奈的結局。
用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分析,考研往往是考生的一種自我實現行為,尤其是考了多次的考生,他們自我實現的需要往往比其他的考生更為強烈。但是在“屢戰屢敗”的現實面前,他們有必要停下來仔細思考一下自身的各方面的條件。考研并不是成功的惟一出路,考生應該對自己的未來有更多合理的規劃和安排,盲目從眾只會使自己更加茫然,無所適從。
當然,還有一些人堅持考研是經過了理性的選擇,對于理想的追求和堅持是他們一考再考的重要原因。如果考生對自己已有充分的規劃,并且很了解目前的現狀,信心十足,那么多考幾次也無妨,畢竟成功屬于那些能夠堅持到最后的人。沾染了“理想色彩”的考研很多時候是一個人的戰爭,只要自己戰勝自己,即使無人喝彩,最終也會有所收獲。
延伸閱讀:考研失利申請調劑要符合兩個條件
考生申請調劑要符合兩個條件:一是要達到調劑目標院校所在區域的國家線要求,二是學校一般要求入學考試的統考科目中兩科與所調劑專業的考試科目完全相同,兩科專業考試科目相同或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