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考研人員在撰寫畢業論文的時候都會感覺十分的困惱,考生不僅要進行選題,還要整體搜集資料,而這些也只是論文撰寫的初級階段,之后考生才能進入到正式撰寫階段。而資料的搜集和整理對于考生來講也是十分的重要的,如果考生尋找的資料并不適合自己,就會影響考生的直接論文質量。下面便是對于在職研究生論文資料搜集和整理過程的介紹,希望給考生帶來一定的幫助。
資料搜集與整理
一位經濟學諾貝爾獎獲得者說過這樣一句話:“作為一位演化的學科,經濟學的進展方式是:考察資料、形成假說、檢驗假說,就經濟運行情況取得有時是勉強一致的意見。”這句話同樣適用于論文的撰寫程序。由此可見,在論文寫作的過程中,考察或搜集資料的重要性。
有了資料,論文才可“言之有物”。其實,大家平時就要注意搜集、積累和占有材料:凡是你覺得特有利用價值的,就應把它搜集起來;積累材料要下大力氣,花苦功夫,日積月累;占有材料應務求其多,力求其詳。當我們選定一個題目后,再進行目的性、針對性更明確的搜集,緊緊圍繞自己選定的主攻任務,時時聯系自己所研究的問題,去搜集那些有典型意義的與自己確定的中心論點關系最密切的材料。
資料搜集與整理的主要工作
1.要圍繞自己的論題,到各種金融期刊、經濟期刊、相關論文集、金融報表、金融年鑒、政府文件以及其他文獻資料中搜集資料,并結合自己的論文進行必要的調查研究。在這一過程中,要堅持“要全方位”的原則,即考察資料時,不僅要考察國外資料,而且要考察國內資料;不僅要考察當代的資料,而且要考察歷史的資料;不僅要考察外國學者的有關資料,而且應該和必須同時考察中國學者寫的有關資料。也就是說,必須圍繞著論文主題要盡可能地考察或搜集相關的資料。
同時,盡量“要上機”即搜集資料時動用現代的計算機設備來處理信息,如通過互聯網尋找所需資料并下載。目的是最大可能地節省時間,節約成本。
2.對搜集到的材料認真加以鑒別,區別出真偽、主次、輕重,表面和實質,典型和一般,本義和旁義等,真正做到理解材料和吃透材料,以便有重點、有計劃、有目-酌地加以利用。經過篩選,有的資料可用于總論點,有的用于分論點;有的用于敘述,有的用于論證;有的加以詳細闡述,有的用于旁證補充,以使論文充實豐滿。
3.消化搜集來的材料,即做到認真刻苦研究,實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偽存真、去粗取精。特別是對于他人的研究成果和見解,要采取嚴肅科學的態度,合理借鑒或以此為起點開展新的研究。通過這一過程就可以對掌握的材料進行取舍,取舍的標準是能否為中心論點服務。
4.數據處理。數據是金融論文寫作的重要資料,對數據的處理主要包括:詳細列出有關數據;對某些數據根據需要進行整理和運算;保留科學的有代表性的數據;運用圖表顯示變化的規律和在不同變化條件下的數據狀態;對數據進行必要的分析,得出正確的結論。
資料搜集和整理的過程對于考生來講是十分的重要的,還請考生重視起來,不要讓自己的論文質量受到影響,將自己前面的努力全部的拋棄。而如果你對申碩還有更多的疑惑,你可以在線和我們的老師進行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