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位于我國國民教育體系的最高端。作為本科教育的延續,研究生教育不僅是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更是基礎研究和高技術領域創新成果的重要源泉。而從2014年起,我國的研究生學費全部自費,而對于這種情況,我們應該怎么辦看呢?
一是研究生教育作為非義務教育法理上應成本分擔。
我國研究生教育投入機制單一,成本分擔意識欠缺,不僅違背了市場經濟規律,與時代發展的需求不相適應,也與我國現階段的國情不甚相符。
二是研究生作為科技工作者獲得相應的工作報酬理所應當。
研究生身份具有雙重性,作為學生,研究生受益于研究生教育,按照“誰受益、誰付費”的原則,應該繳納學費合理分擔教育成本。
但是,作為國家科技創新的生力軍,他們又不僅僅是單純意義上的學生,更多的身份應該是從事創造性勞動的青年科技工作者,理應獲得參與研究活動的相應報酬。
三是研究生學費只是教育成本的一小部分。
研究生教育的成本中包含不可量化的教師、學生、管理人員的精力投入以及學術氛圍的營造,研究生學費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同時,完善投入機制是集完善財政撥款制度、完善獎助政策體系、建立健全收費制度三方面內容的整體謀劃,重點是在收費之后如何通過完善的配套措施,將國家的財政投入,高校的自籌經費、科研經費、助學貸款、社會捐助等資金,統籌用于研究生教學、科研、改善待遇等支出,更好地用于保障研究生的學習和生活,真正在研究生教育中形成激勵導向,提升質量。
四是研究生教育收費實質提升了教育過程和質量的公平。
相對“一考定終身”的制度來講,研究生收費制度則是基于教育公平原則的培養收費加學業激勵的嶄新理念,每個研究生都有合理分擔成本的義務。
同時享有獲得獎勵和資助的平等機會,從而打破以往學業成績好不好都均吃“大鍋飯”的格局,使所有學生都可以在同一起點上公平競爭,真正體現教育過程和質量的公平。
雖然從2014年起,我國的研究生教育實行全面自費,但是這并沒有打擊人們的報考熱情,今年仍然有很多的考生報考。而如果你想要學習本科階段的知識,并且想要擁有一定的工作經驗,你可以報考在職研究生,以在職考研的方式申請到碩士學位證書,同時也不會影響自己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