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国产大片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成在人线久久综合,成人免费网站视频www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同等學力 > 熱點資訊 >

    新聞真實性劃底線——社科院新聞學在職研究生專注新聞嚴謹教

      社科院現招收新聞學在職研究生,新聞傳播與新聞出版在職研究生主要向學員傳授系統的,完整的新聞理論知識與技能,掌握寬廣的文化與科學知識,使學員成為不僅僅掌握書刊的編輯、選題、策劃,同時能夠懂得管理與研究、宣傳策劃與營銷等全方位素質發展的專業性人才。

      1月26日,中國記協評獎辦公室在官網公開通報撤銷第24屆中國新聞獎三等獎作品《陽洋:生命的最后一刻定格在新聞現場》和擬獲獎作品《中國慰安婦民間調查第一人》的獲獎資格。這是中國新聞獎評選24年來,首次對違規參評作品公開通報批評,通報立即在新聞界產生強烈震動。

      中國記協黨組副書記高善罡表示:“此次公開通報就是要顯示中國新聞獎評委會打擊和防止虛假新聞的決心,任何人都不能觸碰新聞真實性的底線。”

      從中國記協評獎辦公室了解到,在收到對這兩件作品的社會舉報后,中國記協立即啟動核查程序,責令初評單位重新審核作品,確認廣西賀州電視臺的電視消息作品《陽洋:生命的最后一刻定格在新聞現場》涉嫌后期制作,作品與刊播時的標題、內容均不一致;《山西日報》的文字通訊作品《中國慰安婦民間調查第一人》與發表于《法治周末》的通訊《孤獨的“慰安婦”民間調查者》雷同,其中9個段落完全相同。

      根據《中國新聞獎評選辦法》第九條“處罰辦法”規定,中國新聞獎評委會主任會議決定撤銷上述作品的獲獎資格,并對主創人員通報批評且三年內不得參與中國新聞獎評選,兩家作品推薦單位分別不得參評今年第25屆中國新聞獎電視消息和文字通訊項目的評選。

      “記協首次公開通報,傳遞的是這樣一種信號——堅決堵死新聞作品‘鉆空子’的縫隙,嚴厲打擊記者抄襲或編造的丑陋行徑。通報對廣大同行也是個警戒,必須沉下去采訪,抵達第一現場,深入群眾,確保新聞真實、客觀、公正。”廣州日報評論部記者唐金鳳評價說。

      事實上,中國新聞獎對抄襲、虛假、失實或與刊播時不一致等嚴重違規作品撤銷參評或獲獎資格,并非首次。

      據中國記協評獎辦公室柳婷婷介紹,自2007年中國新聞獎加大在網上的公示力度以來,共有29件作品因嚴重違規被取消參評或獲獎資格。其中,在評委會評選前取消參評資格的作品13件;在評選后的公示期間,有14件擬授獎作品被取消獲獎資格;在評選結果揭曉后,有2件已獲獎作品被撤銷。共涉及69個編輯記者,還有一些作品因有瑕疵調整、降低了獎級。

      “這次‘公開通報’的形式更具權威性和震懾力。”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王君超說,“從第24屆中國新聞獎增設審核委員會等措施,不難看出中國記協‘從嚴評獎’的原則和思路。”

      2014年7月,共有149件存在原則性、事實性差錯及有兩處以上文字、標點、語法、邏輯錯誤的作品被中國新聞獎審核委員會建議撤銷參評資格,第24屆中國新聞獎成為被撤銷參評資格作品最多的一屆。新疆一位參評作者給記協反饋說:“中國記協嚴把語言文字關,無疑會增加這一獎項的權威性。我的一篇參評新聞論文因有明顯語言文字差錯而退回,遺憾,慚愧,但服氣。”

      中國新聞獎作為“全國優秀新聞作品最高獎”,代表了當年度中國新聞作品的最高水平。如何才能使這一最高獎項的評選更加科學、更加嚴密?高善罡向記者介紹說,對即將到來的第25屆中國新聞獎評選,中國記協將在去年改革的基礎上“層層加碼”,提出“專業社團不得依托新聞單位舉辦初評活動”等五項改進措施。這意味著,第25屆中國新聞獎評選將會比之前的更加嚴格。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陳力丹進一步建議說:“審核工作不能只停留在對材料的審查上,應把工作做得更踏實,深入到參評者單位,對參評者進行全面審核了解。”

      “經過三校、層層審片,還能有抄襲、造假和有差錯的新聞作品漏網,甚至成為中國新聞獎的報送作品,這說明一些單位、一些新聞工作者不扎實、不認真、得過且過的情況已經相當嚴重,新聞戰線進一步改正作風迫在眉睫。”高善罡說。

      對于如何提高新聞從業者的職業操守,維護新聞工作的公信力,王君超的觀點是:“最根本的還是要建立長效機制加強新聞從業者的職業道德素質教育,同時強化社會公眾對新聞工作者的監督,讓那些有問題作品的不良社會效果及時凸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