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想通過培訓學習,自考本科提升一下自己,結果卻在教育機構受了一肚子氣。昨日,市民張先生致電商報熱線反映他在一家非學歷教育培訓機構報名后的經歷。“考試前,培訓機構居然發答案。開考后,答案跟題目對不起來。”昨天,記者采訪市自考辦,對方表示,成人本科自考管理十分嚴格,不可能有提前泄題情況發生。
自考通過率90%,還有渠道提供答案?
張先生說,他畢業于浙江傳媒學院,是大專文憑。2012年夏季從廣告圈內轉型成策劃人員,因為沒有營銷策劃的基礎知識,工作起來有些吃力,所以萌生了報考自考本科的想法。“一來學習一下相關專業知識,二來拿個本科證書對于晉升也有幫助。”
大概在今年2月份時,他在市區收到了一張新世界教育的傳單,于是去咨詢了一下。“當時是前臺一名姓余的老師接待的,對方在描述業務時說了很多,主要有以下幾條:機構自考本科過關率達90%以上;提供零利息助學貸款;老師是浙江工商大學等請來的專業名師;關鍵是有內部渠道可以提供考試內容。”張先生說,當時一想,覺得不錯,于是報了工商企業管理專業的自考培訓課程,學費一共是13800元,在18個月的授課期間內分期付完。
張先生先交了500元押金,然后簽了助學貸款合同,每月繳納800多元學費。“對方當時也沒有給我發票,說是要等所有費用都交完才可以拿發票,也沒有給我一份合同書。我從3月份開始交錢上課。然而不久,我們就覺得不對勁。”
張先生告訴記者,來的老師根本不是名校名師。更讓人不能接受的是,考試通過率也沒那么高。
“7月中旬,我們參加了第一次考試,一門《中國近現代史》,一門《管理學》,40多人去考試,僅及格2人;10月中旬,第二次考試考了2門,一門《馬克思主義概論》,一門《國際貿易》,30多人去考,又只有2個人及格。”張先生說,在《馬克思主義概論》考試之前培訓機構提供給他們一份答案,結果題目全部是錯誤的,等同廢紙。更為夸張的是,下午2點多考的國際貿易,機構老師在3點多給參加考試的30多個學生手機上發了一條短信,上面是考試答案。“他發來答案的時候我們已經考完出來了,而且考試時手機信號都是被屏蔽的,根本不可能寄希望在這份答案上。”
自考辦人員:報名前要做好摸底工作
經過8個多月的學習,張先生參加的3門課程都沒有通過考試。“我們30多個學員對上課質量也不抱什么希望,要求退還剩余的學費。但在終止助學貸款時,機構卻要求我們繳納學費的15%,即2000元的銀行貸款手續費。”
記者昨天輾轉聯系到新世界教育培訓機構紹興分校的負責人胡女士。她告訴記者,培訓機構總部在上海,紹興分校已經開設將近8年,而之前跟學員承諾90%的通過率是根據集團在全國100多所分校的數據統計出來的。
對于老師不是出自名校的問題,該負責人表示,自考專業一般要考15門課程,其中有7門??颊n程,機構跟浙江工商大學簽訂合作協議,由他們派老師授課的,其他的課程確實不是該校教師。至于退款涉及到15%的手續費用,當時學員在跟銀行簽訂助學貸款協議時,機構作為第三方擔保機構,墊付了這部分手續費,合同當中寫明如果學員半途退款,這個費用就要由學員自行承擔。至于考試發答案,胡女士表示并不知情。
記者就此事咨詢了市高等教育自考辦,工作人員表示,一般情況自考通過率只有40%左右?,F在有些非學歷教育培訓機構確實存在亂承諾、虛假廣告問題。而且自考的管理非常嚴格,試卷都是封閉管理,根本不可能有提前泄題的情況發生。
同時他還建議,考生報名前除一定要查看教育培訓機構是否具有教育主管部門審批的許可證外,還要實地考察辦學機構的辦學環境、教學質量、教師水平,不僅要試聽,還可以向已上課的學生做些摸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