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日本市考生將填報本科志愿。今年是教育部調整本科專業目錄后首次高考,不少學校開始按大類招生。記者上午從教育部門及高校了解到,按大類招生即按學科大類招生,指高校將相同或相近學科門類的幾個(甚至更多)專業按一個專業大類招生。考生按大類填報志愿,入學后前一到兩年打通培養,統一學習公共基礎課,大二或大三時再按照一定程序和標準具體選擇專業、分流培養。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是最早實施這項招生改革的院校。今年,不少高校新加入大類招生的隊伍。
按學科大類招生后,可以給考生提供更多的選擇空間。考生雖然只填報了四五個志愿,卻可能涵蓋十多個甚至幾十個具體專業。考生在填報某校一個大類時,等于填報了好幾個專業。過去報考同一大類不同的專業,不同的專業間一般存在專業級差風險問題,按大類招生后,一個大類內部的專業級差風險問題自然解決了,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錄取機會。
北京交通大學:對自動化類、經濟管理試驗班等8個專業按大類招生,學生入學后按大類統一進行教學培養,1-2年后學生根據前期的學習成績、專業意向以及專業容納數等情況,選擇大類專業中所包含的一個專業或專業方向繼續學習。中央民族大學:對部分專業實行大類招生,如工商管理類、公共管理類、新聞傳播類、環境科學類等。學生入學后實行寬口徑培養模式,經過一年半至兩年的基礎課學習,學生將根據人才市場需求、入學成績、本人志愿和在校學習成績進入不同的專業培養。
北京理工大學:首次實行大類招生。北理工招辦副主任張東表示,之所以選擇按照大類專業招生,主要是為了讓學生經過一年通識課程和大類基礎課程學習后,更明確自己的方向,由此再根據自己的能力及興趣、愛好,確定主修專業及專業方向。
復旦大學:大部分專業按大類招生,招生共涉及27個招生專業(類),涵蓋68個專業。復旦大學招生負責人表示,學生入學后,進入復旦學院接受通識教育和各大類平臺課教育,一年后可選擇在該類所涵蓋的專業接受相應的專業教育。同時,也可在全校范圍內轉專業、輔修第二專業或第二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