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真題的價值是其他考研資料所無法取代的,通過對真題的分析,你能熟悉考試題型,了解復習重點,掌握導師出題的一貫思路以及他的研究方向,復習就能做到有的放矢,胸有成竹。但是考研真題何處有,遙指何家“村”呢?在這里,向大家介紹一些尋找真題的實用性方法。
途徑1:學校網站BBS。
技巧:在各大學校網站的BBS上,總會有熱心的師兄師姐介紹自己的考研經驗以及上傳專業課的考研真題,更有極其善良的過來人會將答案也貼出。這些帖子在論壇上也很容易找到,因為通常是加精或者置頂的。記得當初我考研那一年,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論壇有個帖子很熱,有個剛考上的熱心學姐,不僅貼出了真題和自己的答案,還常駐在帖子里給后來人解疑,一直持續了一年左右,并不斷地給后來者以善意的鼓勵,都是些很有愛的帖子。考研路上看到這樣的帖子,心里暖暖的。在百度等網站上發帖求助,一般也會有很多熱心人回復。但是這個考題的準確度和真實性就無從考量了。
注意事項:一般下載這些答案,需要你登陸BBS且申請一個ID,便可順利下載。
途徑2:考上目標學校的師兄師姐。
技巧:如果是本校有師兄師姐考過同一個學校的話,找師兄師姐借考研資料是最好不過。我有個同學是考浙江大學的研究生,她打聽到上一屆有一個學姐已經考上了,于是就趕緊去找她。那個善良的學姐把自己的復習資料連同真題全部給了她,可謂得來全不費功夫。真題是沒有答案的,一般都是在復習專業課的同時在課本上自己找到的。那個學姐的真題,她都作了一定的標記,標出了重點和難點,還有考點分析,對后來者的意義可謂大矣。
注意事項:多方打聽,有的放矢,謙虛請教,一般師兄師姐都是很樂意幫忙的。
途徑3:考研QQ群。
技巧: QQ群里有很多共享的考研復習資料,考研真題是必不可少的。一般在考研BBS上面會有提供不少QQ群以供大家在考研路上相互鼓勁。向QQ群發出申請要求加入,一般都會批準,然后就有海量的資料可大量下載。而且在QQ群里,會很快找到大家一起奮斗的感覺,有利于進入狀態。QQ群里的考研人很多,最好是能找到本科同一院校或報考同一專業的,因為這樣很多真題資料可以共享,而且和很多相同專業的同學討論一個小時,勝過自己一個人一天的苦思冥想。
注意事項:一般考研QQ群有多個,選擇適合自己的加入,不可貪多,以免引起資源浪費。QQ群一旦加滿就進不了人了,對其他急需資料的人無疑是一種打擊。
途徑4:研究生招生辦。
技巧:一般說來,基本上各高校研招辦都會賣各專業5年內的真題,一般是5元一份,有的學校會提供郵寄,如果不提供郵寄的話,那就只有托人買了,或者勤快一點的話,也可自己趕到學校去買,順便看看學校的環境,憧憬一下自己在這里讀研時的場景。有個考廈門大學的同學,當初決定考研的時候還猶猶豫豫,因為覺得以自己的實力不知道能不能在那么激烈的競爭中突圍,于是就趁著買歷年真題的時候去廈大游玩了一番,回來之后,鄭重地決定,一定要考上。
注意事項:去研招辦買真題無疑是最放心的途徑,但是成本也比較高。
途徑5:專業課輔導班。
技巧:一般各大高校在考前會舉辦考研輔導班,價格也不是很貴,主要是把課本的重點內容串講一遍,附帶講解去年的考題,在外地的同學可以去買音頻。講課的甚至有可能是你將來的導師。輔導班老師還會把真題進行分析,并聯合課本的重點難點進行講解,這可比你自己做要權威多了。當初我考研時,報考了跨考教育的考研輔導班,輔導老師針對我們專業近幾年的真題做深入分析,在跨考網站上還有免費的三千萬真題下載,在跨考論壇還結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注意事項:輔導班對于考本地高校研究生的同學來說就比較方便,如果異地,可報讀網校等線上課程。一些大的輔導機構如跨考教育的官網、論壇和網校,都可以下載大量的真題,有的專業的真題網上的資料未必完整,但輔導機構的老師一般會有辦法找到你想要的真題。
途徑6:網上書店。
技巧:網上有不少高校同類型的專業課真題合集,尤其是熱門專業的,這類書就更多。如國防科大出版社就曾經出版過《國際貿易真題合集》,里面包括了對外經貿大學、浙江大學、湖南大學等各大高校的真題,還附有參考答案。這樣的參考答案一般準確度相當高。還有不少出版社也有同類型的書籍出來。如計算機專業就有《考研專業課全國名校真題題庫——數據結構與操作系統、離散數學》的真題合集。這類書籍不僅熱門工科專業有,文史哲專業也不會少。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就曾出過一本《名校考研專業課真題分析——文史哲分冊》,對文史哲專業的同學可謂是雪中送炭。
注意事項:一般每個高校只有兩年左右的真題,質量上有保證了,數量上卻稍顯不夠。
獲取真題后,也要學會利用好真題。除了分析考點,明確重點,還要多復印幾份,計算好時間讓自己進行實戰。這樣,能讓你有一種能夠很快進入狀態的感覺,讓你在真正考試的時候,不再怯場。在歷屆的考研成功者的心得中都反復提到了善用真題。有的學校參考書目多得嚇人,甚至達十幾本之多,真題的意義就更加重大了。復習資料不在多而在于精。只要抓住了復習方法,就能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