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考研熱”高燒不退,越來越多的人投入到考研大軍中,但是當選擇專業時,很多考生又陷入了糾結。很多同學高考時考生遵從父母意愿,僅僅為了考上大學而選擇相對冷門的專業,對原有專業并不喜歡,大學四年又沒有培養出興趣,這部分考生往往希望通過跨專業考研,來改變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和研究領域。跨專業考研的難度相對較大,但也并不是不可能的事,考試結果與你的努力成正比。
跨專業考研要有目的性
有的考生在本科階段已將本專業學得很好,計劃通過跨專業考研拓寬知識領域、掌握更多技能、使自己成為復合型人才,以求得滿意的工作崗位,抱著這種積極態度考研的考生值得鼓勵。但是對于接受能力較弱的同學來說,這部分同學不到萬不得已最好不要選擇跨專業考研。如果對自己本科階段所學專業確實失去興趣了,沒有絲毫學習動力了,再理智地選擇跨專業考研。同時選專業要考慮諸多因素,比如考生是否認真學過所選擇的專業,對所選專業領域是否有很深的研究。因為研究生階段的教育起點很高,對學生的研究能力和創新能力要求較高,導師不會再講基礎理論知識。考生所選專業是否適合自己的興趣和性格。性格內向的考生應該選擇偏重理論研究型的專業,如哲學、歷史學等。性格外向的考生則應該選擇側重實際操作的專業,如工商管理、市場營銷學等。
選擇包容性較強的專業
大家在選擇學科時,要盡量選擇包容性較強的專業。如法學專業,有些導師在選擇考生時,更愿意考慮原來是學習哲學、文學,甚至是學理工科的跨專業考生,因為他們的知識系統更完整。哲學是一種抽象思維較強的專業,在學習法學時,做理論研究就需要用上抽象思維。學文學的考生文筆較好,有文字處理能力強的優勢,因為研究生要大量地寫文章,強調研究能力。理工科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強,思維縝密,學習法律同樣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