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創建于1911年,現已發展成為一所具有理學、工學、文學、藝術學、歷史學、哲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和醫學等學科的綜合性、研究型、開放式大學。
為貫徹黨中央提出的新世紀新階段人才強國戰略,清華大學繼續舉辦“清華大學經濟學碩士研究生課程進修班”,旨在提升政府部門、商業界及金融系統等經濟管理部門的在職優秀干部的經濟學思維能力和工商管理水平,培養具備現代經濟學知識的公共管理和工商管理專業人才。
該研究生課程進修班把經濟學碩士學位課程作為必修課程,精選管理類最新前沿課程作為輔修課程,使學員既可以在修完必修學分后有機會申請碩士學位,又可以學到最前沿的管理類實用課程以適應實際工作的需要。
在職研究生招生對象
1、各級政府機關青年干部或工作成績突出并有培養前途的青年骨干人才;大中型企業管理人員;大型民營企業高層管理人員。
2、具有國民教育系列大學本科畢業學歷和學位;獲得學士學位后在該學科領域具有3年以上相關工作實踐經驗并做出成績;
3、年齡一般在四十歲以下的在職人員。
4、具有較高外語水平,通過大學英語四級水平考試者優先。
學習期限及培養方式
學習期限為2年,包括課程學習階段和論文準備階段,采用每三周左右集中一個周末上課二天(周六、周日)的方式。根據學員不同情況,受益如下:
1、僅參加部分課程的學習且成績合格者,可獲得由研究生院頒發的《清華大學研究生課程進修班進修證書》和“研究生課程進修成績單”。
2、按研究生課程進修班計劃,修完全部課程且成績合格者,可獲得由清華大學研究生院頒發的《清華大學研究生課程進修班結業證書》和“研究生課程進修成績單”。
3、經學校對該班課程進行認定后,符合在職人員以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報名條件、修完全部課程且成績良好者,由本人申請,經清華大學研究生院審核,可按國務院學位辦公室的有關政策、規定及《清華大學關于授予同等學力人員碩士、博士學位實施辦法》申請清華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
碩士研究生課程體系介紹
課程學習及要求
課程學習是碩士生系統、深入地掌握學科專業基礎理論,拓寬知識領域,加深專業知識,提高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環節。碩士生的課程學習實行學分制。
碩士生入學三周內,在導師的指導下完成課程學習計劃的制訂,并提交院系研究生管理部門備案。個人培養計劃應明確規定選修的課程(及環節)、學分數和考核方式等。需要時,導師指導自學的有關課程和為彌補跨學科知識欠缺需要補修的有關課程也可按非學位課程列入培養計劃。在執行計劃過程中,若因特殊情況需要變動,碩士生須征得導師同意,在每學期選課期間內進行修改,修改后的個人培養計劃經導師簽字后交所在院系研究生管理部門備案。
(1)學位課程與環節
碩士生在學期間,需獲得學位要求學分不少于23(其中考試學分不少于17),其中公共必修課程5學分,學科專業課程不少于16學分,必修環節2學分。鼓勵設置選修學術與職業素養課程要求。學位課學分內只允許包含2學分外語課程學分。具體要求如下:
1) 公共必修課程(5學分)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2學分(考試)
· 自然辯證法概論············ 1學分(考試)
· 第一外國語··············· 2學分(考試)
2)學科專業課程(不少于16學分,其中考試學分不少于12)
·基礎理論課、專業基礎和專業課以及相關的跨學科專業課程
3)必修環節(2學分)
·文獻綜述與選題報告··········· 1學分(考查)
·學術活動·················· 1學分(考查)
碩士生在學期間應參加10次以上(其中2次為跨二級學科)的學術活動,并寫出不少于500字的小結。填寫“碩士生參加學術活動記錄”,經導師簽字后自己留存,申請答辯前交所在院系研究生管理部門記載成績。
4)公共選修課程
·學術與職業素養課程······· (考查或考試)
(2)非學位課程(或環節)
碩士生按以下方式選修的課程屬于非學位課程。
1)補修課程。
凡欠缺所在學科本科層次專業基礎的碩士生,一般應在導師指導下補修2~3門本科核心課程。補修課程記非學位課程學分。
2)任選課程。
碩士生根據個人興趣,選修所在學科要求以外的課程,必須征得導師的同意。所得學分記非學位課程學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