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三年在職工程碩士學習,陳先生感慨頗深:邊學習邊工作的進修形式讓對崗位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受益頗深,但是如果有人提前告知我這些事情我想我會比現在做的更好。到底是什么讓陳先生后知后覺?在職研究生網為廣大在職工程碩士考生帶來陳先生的進修史:
太過輕敵 畢業四年備考受阻
至于備考我不想說太多,我本來是要上清華大學或者中科院這樣的名校,但是,由于在復習過程中太過于相信自己,畢竟畢業只有四年的時間,來應對在職工程碩士考試,不成什么問題的,簡單的兩個月的復習,上了考場才明白不是自己想的那樣。很多題看著都簡單也能做出來,但最后就是沒有時間應對,交卷的時候,邏輯就是沒做完。結果可想而知,我的總分雖然不低,但是,邏輯只有不到20分,幸運的是,自己調劑到了另一所院校,雖然比不上清華、中科院,但是,對于這樣的機會,我也是萬分珍惜!
學校單位合作項目讓我直接晉升中層干部
上學的過程,比想象中有意思的多,而且,也確實學到了很多實用的內容,尤其是到了做論文的階段,我把單位工作中一些實際的問題拿來研究,不但順利完成了論文,而且,最終的研究成果放到工作中運用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且,在我的聯系下,學校和我們單位也就一些研究課題達成合作意向,而我本人,現在也在負責一個大型的項目,并且成為單位的中層干部。
電子還是材料?在職工程碩士方向要明確
我是做工程是出身,不善言表,在這里就是想向廣大的學子們介紹一下學習中的關鍵之處。
第一,學習方向。無論今后學習電子方面,還是材料方面,抑或其他種種,選擇的根據是今后發展的方向。
第二,備考。我在這方面,不成功,因此,我給大家的只有教訓,不能輕視GCT考試,因為GCT考試和以往遇到的考試不同,很注重能力,所以,自己不了解的情況下,早點復習,摸清考試的路數。
第三,工作和生活。這個好象和在職工程碩士考試不相關,其實不是,是很相關的問題,我們都是已經在上班的人,更多的人已經成家生子,那么要是處理不好學習、工作和生活的關系,復習的效率就會降低,這里,我建議大家要營造學習氣氛,不一定非要到教室才叫學習,在家里先給家人做好工作,做好支持和監督的工作,工作上,安排好時間,即不能因為學習單位了工作,也不能因為無休止的工作影響了學習,畢竟我們學習的結果還是為了更好的工作,我們的時間是有限的,為了爭取更多的時間,就要提高工作中的效率,暫時屏棄一些生活中的嗜好,把精力盡量多的用在這幾個月。
第四,報名和現場確認。這里大家只要按部就班的做就行,我想提醒大家的是,不要在最后的時間節點才做相應的工作,因為,每到最后的時間段,很多工作都非常的倉促,網上報名一定要及時,在最后的時間段,報名的網站會因為訪問的人多而變的很慢,甚至打不開,最好不要讓這些事情耽誤我們的報名,現場確認時該準備的東西都準備好,第一天人是很多的,如果不是很著急的情況下,可以等第二天去確認現場。
第五,做題。這是備考中的一個內容,為什么我想單獨拿出來提醒一下大家呢,因為,在職工程碩士考試題量大,很多題目要求我們能迅速做出反映,這就要求平時大量的做題,用題海戰術提高做題的反映速度,這是非常有效的措施。期間,可以選擇大量的模擬試題和以往在職工程碩士考試的試卷來用。
第六,休息。在職工程碩士考試雖然不難,但是,對于已經走出了大學校門,工作了多年的人講,也是需要花些時間和精力來應對的,同時還要忙工作顧家庭,所以考生會覺得比較累,這時,要適時的進行調節,如:給自己定下了學習任務,當完成的比較好的時候,不妨給自己放個小假輕松一下,看場電影,都是很好的調節方法,勞逸結合才能事半功倍。
關于以上只是陳先生自身的學習感受,具體其他事情還需各位考生根據個人的自身情況具體分析。在職研究生網也希望廣大考生在陳先生身上看到一些可以幫助自己走出困惑迷茫的力量與方法,從而確定合理報考目標,并為之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