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在職聯考考生在備考的時候十分的認真,幾乎將所有的考點都掌握了,但是在考試中仍然沒有考出好的成績,這是為什么呢?很多人都在問,難道自己就沒有能力通過考試嗎?其實不是這樣的,只要你相信自己,在考場上發揮自己的正常水平,你通過考試的幾率還是比較大的。很多考生一到考場上就亂了,不知道應先做哪里,然后在做哪里了,所以希望考生一定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下面我就將我的考試經驗和大家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一章:要有適合自己的答題思路及習慣
整體答題步驟第一步是快速讀取題干與問題;第二步是抽象出題干的邏輯主線;第三步是根據問題要求,結合題干邏輯主線與備選選項推理出答案。
具體解題思路:a、耐心閱讀題干(如果必要,標出重點詞語),弄清因和果(前提和結論),并在腦子里簡化為一句話。這是解題的最關鍵的一步,即在閱讀中迅速提煉出題干的“邏輯主線”,也就是明確題目的推理過程(由什么推出了什么)。b、再看問題,確定解題推理方向(一定要看仔細,可不要看錯或漏看),快速瀏覽一下四個選項,劃掉絕對不可能項。 c、最后找答案,邊看選項,邊看題干,邊反復掂量,兩相比較,找出最優。
第二章:要采用靈活多變的應試策略
關于應試策略還可以深入考慮:從閱讀和邏輯推理能力的綜合水平由高到低,我們可以把考生分成邏輯高手、邏輯份子和邏輯患者這三類。經過一定時間的訓練,絕大部分考生都是前二類。邏輯高手應當是用30分鐘之內連做帶檢查將邏輯部分徹底完成,邏輯份子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和喜好,或者是用45分鐘之內穩穩當當地將邏輯部分做完一遍。
策略上的考慮應當在全面衡量語文、數學、英語與邏輯四者整體感覺的基礎上做出。對于閱讀速度較慢、邏輯推理能力較弱的考生,必須很好地衡量語文、數學、英語與邏輯四者得分上的邊際收益。必要時也不妨犧牲另一部分的時間來爭取總體上的更多得分。這一點,希望大家在上考場之前就先有個比較明確的想法,當時再根據實際的試卷難度分布加以調整,避免到時手忙腳亂,這是臨場考試的大忌。
第三章:要保持最佳的解題狀態
最佳的解題狀態就是要簡潔明快,具體要做到“快、準、狠”: “快”是指迅速根據問題的方向從題干中讀取有用的內容;“準”是指準確找到題干中對于回答問題所至關重要的詞句,并且找出關鍵概念;“狠”是指明白了問題目的后,根據所找出的話中的關鍵概念,定位具有這一特點的選項,閱讀后如果達到問題的目的則迅速選擇,不需顧及其他選項,也就是狠心放棄閱讀其他選項。
由于每個人的能力不同,所以備考方法也是不同的,所以考生也應該找到屬于自己的應考方式,這樣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如果你對在職聯考還有其它的問題,你可以在線咨詢在職研究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