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背景】
“知治身,則能治國。”——《抱撲子》
“上醫醫國,中醫醫人,下醫醫病。”——《千金要方·診候》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后藥之,亂已成而后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黃帝內經·素問》
故得養生之道者,得治身心。
醫己,惠及家人、朋友;醫人,惠及企業、國家。
如何達到心靈和身體的健康和諧?如何平衡事業、家庭與健康?如何追求更高品質的人生?
清華大學匯聚國內權威專家,從中華文化中采珍擷寶,以全新學習模式感悟千年中華文化與養生智慧,構建“生命和諧”,探尋“生命意義”,提升“生命質量”。
【大事記】
2008年2月,養生項目組籌備,提出課程內容設計思路
2008年5月,遍訪文化與中醫專家,形成以儒釋道醫易武為基礎的模塊化課程體系
2008年6月,清華大學養生高級研修項目正式運作
2008年8月,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促進了健康養生產業的升溫
2008年9月,第一期養生班在清華大學正式開課,由孔令謙、曲黎敏、楊志勛領銜主講
2009年4月,全真第一名山——武當山授課,參觀紫霄宮,晨練十二段錦
2009年6月,同學企業參觀、聯誼
2009年7月,清華養生班佛教第一名山——五臺山禪修之旅
2010年3月,海南三亞之行,同學企業參觀、聯誼
2010年4月,“第一福地,第八洞天”茅山問道,瞻仰老子像,體悟葛洪、陶弘景養生秘訣
2010年5月,浙江嘉興石佛寺佛門養生,聆聽晨鐘暮鼓,感受千年古剎
2010年7月,青島嶗山論道,參觀太清宮,見證兩千年古樹之生命奇跡
2010年9月,清華養生班同學聯誼會籌備
2011年1月,清華養生班同學聯誼會籌備組正式成立
【養生步驟】
注意事項:
養生與個人健康息息相關,在您進行養生計劃之前,請參考養生步驟圖,以免耽擱您的治療。切忌“諱疾忌醫”和“有病亂投醫”的心態。
【授課體系】
【以往邀請師資】
楊志勛:出身于中醫世家,是國家中醫科技成果推廣項目(新藥管療法)的主持人,長期從事中西醫對話和臨床應用,j進行中醫理論與企業管理的關系研究和教學。
孔令謙:四大名醫孔伯華嫡孫,研習太極與養生之道20余年,提出三線、四則、五法養生防治體系模式,現任孔伯華養生醫館館長。
朱鶴亭:道號玄鶴子,香港著名武術氣功名家,中醫學者,講授運動醫學和養生方法,擅長運用食療、點穴、針灸、氣功、中草藥等綜合療法。
陸廣莘:國醫大師,中國中醫科學院客座研究員、著名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傳承博士后合作導師,獲中華中醫藥學會終身成就獎,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馮志強:1928年生,陳式太極拳第十八代傳人,中國武術百杰之一,混元太極創始人,中國武術協會委員,北京武術協會顧問,北京陳氏太極拳研究會會長,志強武館館長
張其成: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管理學院院長,醫學人文學系教授,圖書館館長,中醫文化研究中心秘書長,學術委員會委員;《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編委。
傅景華:中國中醫研究院編審、研究員,曾任中國中醫研究院圖書情報中心副主任、中醫信息研究所副所長、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中醫古籍出版社副社長、總編輯。
【研修資格】
企業家 政府高層 對養生關注的高層次人員
學習要求:大專以上學歷; 資產規模3000萬以上
健康狀況:無重大疾病,能參與五臺山、嶗山等外地課程學習
【研修安排】
上課地點:清華大學
學 費:58000元/人(包括課程學習、講義費;不含食宿交通費);
學 制:每兩月集中學習3~4天,共24天課程;
【研修其他】
參加全部課程學習者,由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頒發《清華大學養生高級研修班》結業證書,證書統一編號。
學員按清華學生管理制度統一管理,建立學員檔案,同學錄加入清華大學校友。
參加全部學習者可以獲得終身學員、帶1名家屬學習、循環學習的特權。
【研修特色】
師生之間:面對面的交流,探討生命和諧真諦,成終身師生友誼。
同學之間:心與心的溝通,共悟生生不息之道,交一生知心朋友。
道理法術:悟人生之道,循生生之理,明養生之法,得修養之術。
內外兼修:明心見性,增強個人魅力;強健體魄,成就長久事業。
中醫調理:通過中醫咨詢、診斷,進行體質辨識,提供適合個人的養生方法,建立學員健康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