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簡介】
中國社會科學院成立于1977年5月,是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最高學術機構和綜合研究中心,歷任院長胡喬木、馬洪、胡繩、李鐵映、陳奎元,現任院長王偉光。中國社會科學院現有研究院所39個,研究中心45個,含二三級學科近300個,其中重點學科 120個。全院總人數4200多人,有科研業務人員3200多人,其中高級專業人員1676名,中級專業人員1200多名。他們中擁有一批在國內外學術界享有盛名、學術造詣高深的專家學者和在學術理論研究方面嶄露頭角的中青年科研骨干。中國社會科學院以學科齊全,人才集中,資料豐富的優勢,在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進行創造性地理論探索和政策研究,肩負著從整體上提高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水平的使命。
【教學組織機構】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成立于1978年,是經鄧小平、葉劍英親自批準設立的直屬于我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最高學術機構和綜合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的研究生培養基地,也是我國最早成立的研究生院。其主要任務是培養人文和哲學社會科學各學科博士研究生和碩士研究生。自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成立以來,在黨中央親切關懷和中國社會科學院黨組直接領導下,依托中國社會科學院雄厚的研究力量和教師資源,研究生教育和培養事業獲得了持續健康發展,已經成為一所教授委員會、學術委員會和學位評定委員會等組織機構健全、擁有6個教學研究部、39 個教學系的現代化研究生院。研究生院現任博士生導師470名、碩士生導師824名。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作為我國人文和社會科學學科設置最完整的一流研究生院,現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5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7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03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09個;自主設置博士授權點9個、碩士授權點15個;還有公共管理碩士、工商管理碩士、社會工作碩士、法律碩士、金融碩士、稅務碩士和文物與博物館碩士7個專業學位授權點。目前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在校研究生3000余人,其中港澳臺地區留學研究生51人和外國留學研究生46人。截止2012年7月初,研究生院共授予博士學位3574人,學歷教育碩士學位6572人(其中專業碩士學位1398人)。還培養出了一大批學有所成的研究生課程進修班學員。這些高級專門人才學成后分赴各條戰線,并迅速成長為推動經濟建設、深化理論探索、促進學術研究、帶動社會發展的重要中堅力量。
【承擔教學機構】
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是是國內唯一一家集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理論方法和應用研究為一體的綜合性國家級研究機構。其代表性成果和研究項目有: 年度《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中國經濟藍皮書)、《技術經濟手冊(理論方法卷)》等,參加三峽工程、南水北調、京滬高鐵等項目論證等。現有研究員26 人,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部學部委員2人、榮譽學部委員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務院參事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0人、人事部等部委批準的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人。數技經所還承擔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系的教學工作,具有應用經濟學(數量經濟學)和工商管理(技術經濟及管理、會計學)兩學科的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數量經濟學與技術經濟學作為我國經濟學的兩大新興學科,在研究中廣泛采用了現代經濟理論的成果和經濟數學方法,并具有鮮明的交叉學科特征,因而具有了其他經濟學科難以替代的優勢。
【專業課程優勢】
1、充分發揮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集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理論方法和應用研究的優勢,課程設計以我院在校博士生課程方案為基礎,結合實用性與學術性,根據社會發展、行業需求,課程內容注重方法性、技術性和提升綜合分析決策能力;
2、經濟前沿課程將安排最新、最權威的相關解讀;
3、課程涵蓋了高新科學技術、經濟學及工商管理學類等幾大知識體系,能適應多種行業對高層次復合型人才的需求,提高綜合理論基礎和分析能力(宏觀微觀);
4、有機會充分聆聽分享中國社會科學院39個研究所的學術活動;
5、師資為中國社科院具有較高學術聲譽和社會影響力的著名學者、博士生導師參與授課。此外,還有其他著名高校授課經驗豐富的教授或學者參與授課。并開設由政府職能部門人士解讀相關政策和著名企業家講座課程;
6、內容豐富的學習安排:除課堂授課外,還將在雙向選擇的前提下,安排博士生導師對學員進行一對一的指導,為學員提供參加課題研究或學術活動的機會。
【課程設置】
課程類型 |
課程名稱 |
學 時 |
學 分 |
專業基礎課 |
政治理論與政策學習 |
16 |
2 |
經濟前沿 |
40 |
5 |
|
微觀經濟學 |
16 |
2 |
|
宏觀經濟學 |
16 |
2 |
|
管理學原理 |
16 |
2 |
|
專業課 |
博弈論 |
8 |
18 |
經濟研究中的統計理論與方法 |
16 |
2 |
|
灰色理論與模糊評價 |
16 |
2 |
|
技術經濟概論 |
8 |
1 |
|
區域經濟 |
8 |
1 |
|
循環經濟 |
8 |
1 |
|
能源經濟 |
8 |
1 |
|
環境經濟 |
16 |
2 |
|
數量經濟學的基礎應用 |
16 |
2 |
|
技術創新 |
24 |
3 |
|
重大項目評估 |
16 |
2 |
|
金融前沿 |
16 |
2 |
|
實驗經濟學 |
8 |
1 |
|
投資項目管理學 |
16 |
2 |
|
制度經濟學 |
8 |
1 |
|
信息化與網絡經濟(電子商務等) |
24 |
3 |
|
人力資源開發管理 |
32 |
4 |
|
企業管理(企業社會責任、戰略管理、公司財務) |
48 |
6 |
|
熱點(經濟、社會、政治、金融等)專題方向 |
40 |
5 |
|
經濟法學 |
16 |
2 |
|
學術論文寫作 |
8 |
1 |
|
選修課程 |
個人素養提升課程 |
24 |
3 |
特色課程 |
世界各國政治文化、商務環境、風俗習慣專題(選一) |
16 |
2 |
中國政府運作機制與公共服務專題 |
16 |
2 |
|
博學課程 |
社科院學術活動每月預告安排 |
|
—— |
實踐考察 |
|
—— |
【部分博導師資】
李 平 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教授、博導
黃曉勇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院長、教授、博導
文學國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副院長、教授、博導
蔡 昉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所所長、研究員、教授、博導
汪同三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教授、博導
齊建國 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教授、博導
李雪松 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教授、博導
何德旭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所黨委書記、副所長、研究員、教授、博導,享受國務院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教授、博導
杜志雄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教授、博導
曲永義 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情報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教授、博導
夏杰長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教授、博導
張曉晶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部辦公室主任、研究員、教授、博導
宋 泓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教授、博導,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授課專家
王宏偉 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教授、博導
王國成 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教授、博導
樊明太 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教授、博導
沈利生 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教授、博導
張 曉 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教授、博導
張 濤 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教授、博導
張 斌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教授、博導
李 群 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教授、博導
劉立峰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投資研究所研究員、教授、博導
馬小丁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投資研究所研究員項目管理研究室主任
【在讀學員背景】
【報名條件】
1、擁有碩士學位或具備研究生同等學力(中級或中級以上職稱),取得一定科研成果;只具有學士學位者需由其上級主管單位開具推薦信,情況優秀者可酌情錄取;
2、熱愛祖國,品德良好,遵紀守法,身體健康;
3、年齡一般不超過45周歲,條件優秀者可以適當放寬。
【課程安排】
學 制:總學制共計兩年半(其中課程學習兩年,課程論文撰寫半年)。
學習時間:兩年課程學習,每月集中授課一次,每次2天(周六、周日),寒暑假不上課。
學習地點: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建國門內大街5號)。
【報名程序】
1、學員提交報名申請表、個人身份證復印件、研究生學歷或學位證書復印件、研究生同等學力證書復印件,小2寸免冠近照4張;
2、學院審核學員報名申請資料,擇優錄取;
3、學院向已錄取學員寄發錄取通知書;
4、學員收到錄取通知書后按規定方式與時間交納學費;
5、學員在開學當日持交費憑證辦理報名注冊、領取相關資料,正式入學。
【證書頒發】
? 學員修完全部課程且考試成績合格者,頒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高級課程研修班結業證書》(鋼印、紅印、統一編號)。
? 符合同等學力申請博士學位條件的學員可按照國務院學位辦有關規定和條件申請博士學位,我院可幫助向國務院學位辦提交有關材料。
? 結業證書可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繼續教育學院網站查詢。
【學 費】
學費人民幣128000元/人(含學費、課間茶歇費、結業論文指導費、結業考試費及結業費等),資料費2000元,報名費800元,總計人民幣130800元;交通、食宿費用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