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為企業內部管理人員了解經營情況及方向、挖掘潛力、找出薄弱環節提供依據為了提高經濟效益、加強管理、提供可靠資料,企業的管理人員通過對其成本利潤的情況的了解, 及時發現企存在的問題,進而采取對應措施,改善其經營管理模式,使企業經濟效益提高。
(4)實現理財目標的重要手段是財務分析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善于企業理財尤為重要。通過對財務狀況進行分析,挖掘潛力,找差距,多方面揭露矛盾,找出未被利用的人力、物力資源,有效整合,促進企業經營活動朝健康方向,按照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運行。
三、改進財務分析的措施。
(1)提高財務分析依據資料的質量。
第一,拓展財務報告披露的信息。新準則的頒布實施,拓展了財務報告披露的信息,但還夠具體全面,要嚴格按照財會報告充分揭示的原則,對投資者有影響的財務信息要加以披露,地點要固定,時間要及時,信息要全面,不僅要披露確定性信息,還要披露不確定信息;不僅要披露定量信息,還要披露定性信息;不僅要披露財務信息,還要披露非財務信息。人不僅是生產要素中最活躍的因素,還是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所以,還要在企業財務報告中披露人力資源狀況。
第二,提高財會報告時效性,縮短財務報告周期。市場經濟條件下,信息的時效性越快越好,因此財會報告的時效性同樣重要。
今年來計算機技術大范圍普及,多數企業進行會計核算工作時已擺脫了手工操作,工作效率顯著提高。因此,首先應該把財務報告的披露時間做修改;其次,要積極創造條件,充分利用網絡技術平臺,實現實時報告與定期報告并存,企業要及時的把相關的信息發布在自己的網站上, 用戶可隨時可以查找該企業的財務信息,選取有價值信息,提高會計信息的效率和使用價值。
第三,加強會計信息披露監管機制。
為確保企業提供的會計原始資料真實性,保證會計信息披露監管的可靠性和質量特征的要求,要采取必要措施來強化會計信息披露監管。首先,要從源頭上杜絕制度性失真,加強企業內部控制的建設;其次,加強會計師事務所執業質量的監管監督,對其違規執業人員及機構實施嚴格制裁,如罰款、暫停執業、吊銷執業資格,并進行公告等,同時理順委托關系,改由企業直接委托,由信息使用人直接委托并支付費用,使事務所自主執業,擺脫受被審單位的影響。
(2)努力完善健全財務指標體系。
改進現有財務分析的方法。要針對財務指標存在的不足和缺陷,進一步健全財務指標體系,針對各行業見不同特點,可對不同行業建立不同指標體系,除要有財務指標,還要有非財務指標。而且針對該指標體系要有與其相適應的分析方法,可適當引入數學分析的方法,來解決目前分析方法簡單的弊端,提高分析的效果。
(3)進一步加強財務人員專業素質。
財務資料日益繁復,分析技術不斷提高,要進一步提高財務分析人員的素質。首先,要提高財務人員隊伍的業務素質,要求財務分析人員不具備專業財務知識的同時,還要掌握其他不同行業的專業知識,有助于提高財務分析的效果;其次,要提高財務隊伍的道德素質水平, 確保財務分析人員在工作中公正和客觀的立場;最后,加強財務分析人員的監督監管,保證財務分析結果公正和客觀。
隨著國內市場經濟體制的進一步完善, 企業的財務制度管理也趨于制度化規范化。在市場經濟的大背景下,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面臨多重考驗。財務分析對于企業的經營管理來說,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做好企業財務分析,可以為企業提供有價值的決策信息,使企業長久保持競爭優勢。
參考文獻:
[1]. 張先治。 現代財務分析程序與方法體系重構[J]. 求是學刊, 2002,(04)。
[2]. 朱晶。 試論企業并購中財務分析及作用[J]. 黑龍江科技信息, 2007,(13)。
[3]. 倪霞麗。 財務分析應注意啥[J]. 統計, 2005,(04)。
[4]. 董玉。 企業財務分析存在問題及其改進[J]. 商業會計,20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