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對于動力運行車間,為了降低動力成本,(1)合理進行技術改造,在改造方案制定時,就做好可行性研究和效益評價等基礎性工作,避免在機組投產后有缺陷在進行技術改造。(2)加強生產過程的系統控制。實行費用承包制,同時配備有效的管理辦法。加強設備管理,控制設備維護檢修費。在設備管理過程中,可實行狀態檢修制度,注意設備的日常維修和保養。
三、加大投入搞好環保為持續生產增加產量降成本開辟新天地
隨著政府對環保治理的加強,同時相繼出臺一系列的排污標準,原料藥企業在政策倒逼之下紛紛加大投入,出血本治污。高昂的設備投入和運行費用帶來巨大的成本壓力,部分小原料藥企業回天乏術,行業優勝劣汰已成定局,以此部分依靠提高技術,加大環保投入,改善生產管理和著力控制成本的企業將度過難關,取得最后勝利,例如:魯抗集團把治污與資源的循環利用相結合,舍得投入,措施到位,循環經濟初見成效。魯抗投資7000余萬元從美國引進先進技術興建了兩套 CASS系統,使魯抗日處理污水能力達26000噸,COD去除率穩定在90%以上。1999 年6月,魯抗廢水排放全面通過了省環保局組織的達標驗收,成為全國同行業第一家工業廢水全面達標排放企業。2005年,魯抗投資數百萬元,大力建設循環水系統、串聯用水系統和回用水系統,使水資源的重復利用率達到了90%以上,以后陸續上了大量的溶媒回收蒸餾塔,并成立了專門的溶媒回收車間。通過此措施的實施,節約了大量的化工原料的采購費用,降低了產品生產成本,化解了環保壓力。同時,魯抗對抗生素菌渣進行了厭氧生化處理,不僅解決了環境的二次污染,而且生產出深受農民朋友歡迎的新型飼料添加劑,由過去花錢請人處理變成拍賣掙錢;動力爐渣則通過招標,高價外銷給建材行業,實現了綜合利用、變廢為寶。由于環保工作做的切實到位,2007年不但保證公司生產車間全部滿負荷生產,而且還抓住了有利青霉素鉀鹽漲價的行情,取得了豐厚的報酬。
四、結論
做好“兩口”管理,夯實基礎管理,大搞技術創新,加大環保治理力度將排污大戶改變為環保排放全部達標的國家環境友好企業,定能使醫藥企業可持續發展之路越走越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