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絡時代,如何防范網絡危機事件?如果產生網絡危機事件,應遵循怎樣的處理機制呢?網絡這把鋒利的“雙刃劍”在提供了下情上達的便捷方式的同時,也對我國政治安全和社會文化安全構成了那些嚴重威脅?2012年10月18日,來自傳媒大學網絡輿情研究所的李教授給中傳大-川大文化EMBA的學員做一場以網絡輿情管理及突發事件應對為主題的精彩課程。
傳媒大學網絡輿情研究所的李教授認為,與傳統媒體時代相比,網絡時代網絡危機公關,呈現許多新特點。對于網絡輿情的這些特點,社會管理者應當了然于心。對現實中出現的各種網絡輿論,社會管理者應能做出及時反饋,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因此,必須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對網絡輿情予以分析,從而進行控制和引導。在傳統媒體時代,大眾傳媒掌握在社會主流、精英人群手中,發出地更多的是來自他們的聲音,信息傳播具有極大的可控性、選擇性與傾向性。在網絡時代,每個人都掌握了信息的主動權,每個人都可以從自己的角度對企業、品牌、產品發表自己的觀點。因此,危機事件的處理是處在一個相對公開的環境中,各類信息的傳播具有較大的不可控性——這種不可控性表現在傳播時間、傳播內容以及傳播信息來源的不可控性等。網絡時代,政府企業消除負面影響的工作更艱巨。對于傳統媒體,廣播電視節目播過之后就很難再找了,報紙雜志一般人也不會經常去翻以前的資料。而網絡信息則不同,隨著搜索引擎的出現及其技術的提高,很久以前的信息都很容易被網民找到。在這種情況下,對政府和企業而言,防止出現網絡危機事件成為最佳選擇。
教室內每位同學都在聚精會神的聆聽老師的講解,在每一段章節授課后,李教授都會針對在座的學員的實際情況進行真實的案例的挑選,細致的分析,由淺入深的講解贏得了學員的陣陣掌聲和好評。在每一章節授課前后,李教授都會給學員播放一些網絡上最新最潮的熱點話題,或輕松,或幽默,或具有爭議的的內容,活躍課堂的氣氛,將每一個章節的內容流利順暢的銜接起來。在互動環節,每個學員都根據自己所屬的行業,分別講解了遇到的問題和疑惑,李教授都會一對一的去給大家指出問題的原因和相應的解決方法。李教授講解說:企業應當進行必要的網絡媒體新聞發布,針對企業的相關事件,在行業類等網絡媒體上發布相關新聞,豐富網絡信息內容。而加上媒體的權威性,給相關事件又進一步增加了可信度,從而提升了公司的整體形象、強化了生意伙伴的信心。企業隨時了解自己在網上出現的最新新聞信息,最快速地處理負面信息,有效避免一些負面信息最終發展成為一場大的網絡公關危機。企業可以通過監測自己和競爭對手在網絡上被搜索的次數/關鍵詞,被提及和評論的頻率以及口碑狀況。
本次授課在一陣的熱烈的掌聲中結束,很多學員都在意猶未盡中殷切期待再次聆聽李教授的精彩的授課。回想這兩天的課程,學員們經歷了緊張而生動的學習生活,師生、生生間展開了熱烈互動,快樂一直圍繞在課上課下,兩天的課程非常成功,既提高了學員們的學習熱情和效果,又擴大了知識和視野,同時還體驗到了文化傳媒的力量。學員們還重拾久違了的集體生活,兩天的時間里,大家朝夕相處,不僅加強了彼此之間的了解和互信,更增加了同窗之誼。讓我們永遠記住這個美好的瞬間!大家共同相約下次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