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地點離家近、不加班、有五險一金、有帶薪休假、自己要喜歡……這是很多人心中的理想工作,可是理想和現實總有差距,找工作也是一樣。今年被網友稱作是“最難就業年”,受多種因素影響,大學生就業形勢十分嚴峻。在“最難”形勢中,應該為興趣先找一份工作鍛煉自己,還是苦苦尋求薪酬、交通、福利等各方面待遇都很滿意的“好工作”?來看一看這兩位大學生的求職路,或許你會得到新啟發。
昨日,湖北省“三支一扶”計劃雙選會舉行,1121名高校畢業生簽約到農村基層工作。記者發現,不少一類本科院校的碩士畢業生爭著“下鄉工作”,最熱崗位30人競爭一個崗位。今年我省計劃招募“三支一扶”高校畢業生1200人,比去年增加50人。主要選派到農村基層從事支農、支醫(今年暫不選派支教生)、扶貧和青年事務、基層計生、基層人社、基層水利崗位工作,服務期2年。
昨日,在武昌納杰人才市場的雙選會現場,江夏區的展位前排起了數十人的面試隊伍。招聘人員介紹,此次招聘的基層崗位不少都在鄉級機關,有的還較為偏遠,不過畢業生報名熱情很高。以招聘6人的基層人社崗位為例,網上報名時有130多人,經筆試后有18人進入面試。記者發現,在該崗位的18位候選人中,有13人是一類本科院校畢業,不乏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等知名學府,其中7人是碩士學歷。
雖同為農村基層崗位,畢業生的報考熱情卻冷熱不均。武漢、襄陽、荊州等市的縣鄉級崗位被熱捧。黃岡、恩施等部分縣鄉的多個基層崗位則無人報考。“支醫的崗位招聘5人,目前還沒有人報名。”等了一上午的麻城市招聘人員有些無奈。同樣,旁邊展臺的英山縣支醫崗位招聘2人,僅一人報名。“現在找個好工作很難,回老家生活方便,再深造的機會很多。”華農楚天學院畢業生沈浩報考了家鄉秭歸的扶貧崗位,準備邊工作邊復習,兩年后考公務員。
省人社廳人力資源市場管理處負責人介紹,面對“最難就業季”,畢業生的選擇應該更理性。我省對“三支一扶”項目人員有一系列優惠政策。服務期滿2年且考核合格的高校畢業生,考事業單位時筆試可加5分,縣鄉級事業單位有空崗可直接免試入編;考試錄用公務員時,將拿出部分職位定向招錄;服務期滿后3年內報考碩士研究生的,初試總分加10分,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