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是中國又一開局之年。中國經濟奇跡的新篇章該怎樣書寫?種種牽一發動全身的改革又該如何起步?大國經濟該從哪里升級?適逢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前夕,10月14日,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聯合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經濟之聲共同主辦《大國大時代——中國經濟十月談》首場報告會。
“改革談——大國經濟該從哪里升級”,這是第一場報告會的主題,以此為起點,《大國大時代——中國經濟十月談》系列時事報告會正式拉開帷幕。該系列時事報告會共10場,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經濟之聲和央廣網主辦,將涵蓋改革、增長、價格、就業、貨幣、商業等共計10大主題,并將在接下來的兩周時間里,在北京、上海等多個地方密集舉行,邀請厲以寧、龍永圖、姚景源、李揚、劉偉、蔡昉、夏斌、張燕生等二十多位經濟界著名專家學者,逐一解答經濟熱點和民生關切,積極引導輿論,樹立大國信心。
首場報告會在北大光華阿里巴巴報告廳舉行,由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教授、中國銀河證券首席總裁顧問左小蕾主講,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黨委書記冒大衛、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臺長王求等媒體同仁、光華校友、北大學子等近五百人出席,大家共用熱情澎湃的心情集體感受中國經濟的脈動。
冒大衛書記代表主辦方北大光華致歡迎辭。他表示:光華管理學院一直致力于中國經濟管理方面的研究,在厲以寧教授的帶領下,學院的教授團隊對中國的經濟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撐和理論創新,并形成了一系列豐碩的學術成果。舉辦此次系列報告會,正是因為認識到經濟的發展不僅需要理論的探索,還需要政策法規的創新,企業實踐的深化,以及整個社會環境的包容與理解,希望此次系列報告會成為中國經濟加快發展的助推器和加油站。
之后,冒大衛書記和王求臺長共同按下啟動按鈕,正式拉開《大國大時代——中國經濟十月談》系列時事報告會序幕。
啟動儀式后,首場報告會接續進行。主題為《改革談:大國經濟該從哪里升級》。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教授首先發表主題演講,并與現場媒體嘉賓、觀眾進行互動。
厲老指出:當前中國處在農業社會轉向工業社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入市場經濟體制的雙重轉型期。中國人城鎮化道路怎么走?——必須走老城區+新城區+新社區的路。未來中國要容納12億城市人口,就地城鎮化是關鍵。土地確權是新一輪農村改革的起點,農民應成為真正的市場主體。
厲老同時指出,中國當前要做的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點應該在第一次分配。因為第一次分配是根據市場的基礎進行分配的;二次分配的重點應加快城鄉社會保障的一體化。
厲老的演講點燃了現場聽眾的熱情,互動環節反響熱烈。厲老回答媒體提出的“新型城鎮化的資金來源”問題時坦言,“這是一個當前很關鍵的問題,從1994年實行分稅制以來,中央和地方的財權和事權是不對稱的。中央的財權多,而很多事情是地方做,地方又沒有錢。有一句流行話:中央請客、地方買單。這是一個重要的原因,需要改。“這就需要擺正市場跟政府的關系。有效政府,就是政府做自己該做的事情;有效市場,市場做自己可以做的事情。
針對普遍關注的“國企改革如何升級”問題,厲以寧直言,國有企業要升級,國資委首先應該轉變職能,不要直接去管企業的經營,而是主要解決國有資本的配置問題。國企改革,要依法辦事,遵循《公司法》等,把國有企業推到市場一線去,讓所有的企業公平競爭。
首場報告會由央廣網、新浪網、和訊網、騰迅網、優酷網同步直播。第二場報告會仍由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和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經濟之聲聯合主辦,主題為《增長談:大國增長的極限到了嗎?》,將于10月23日在北大光華阿里巴巴報告廳舉行,請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