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歐洲商學院排行榜今年迎來了十周年。在2013年度排行榜上,冠軍頭銜首次由兩家商學院分享,它們分別是法國巴黎高等商學院(HEC Paris)和西班牙企業商學院(IE Business School)。本次共有75所歐洲最優秀的商學院榮登榜單。
與英國《金融時報》編制的其它商學院排行榜不同,歐洲商學院排行榜針對商學院(而非課程)進行排名。這一排行榜的編制基礎是,參與英國《金融時報》2013年MBA、EMBA、管理碩士、公開和定制高管教育排名的商學院的綜合得分。
要拔得頭籌,質量和數量都是必需的。數量很重要,因為參與了全部5項排名的商學院大多進入了前50%。但最重要的還是質量:只有那些在所有排名中一貫表現出眾的商學院,才能擠進前20名。
由于在英國《金融時報》所有商學院排名中表現杰出,法國巴黎高等商學院重新奪回了去年丟掉的冠軍寶座。該學院在定制教育排行榜上位居榜首,在公開注冊課程排名中榮獲亞軍,在EMBA排行榜上位居第三(得益于其合作課程Trium),在管理碩士排行榜上排名第四。
西班牙企業商學院在某幾項排名中下滑了一兩個位置,但其綜合得分仍然很高,足以令其蟬聯冠軍,特別是其MBA課程排名第四,管理碩士課程位居第五。
學員對這兩所學校評價很高,這源于兩所學校師資和生源優秀、國際化程度高、并擁有廣泛的校友網絡。
盡管一些學生對于這兩所學校的就業服務感到失望(在MBA排名中的介紹工作成功率分項排名中,法國巴黎高等商學院和西班牙企業商學院分別位列第80位和第90位),但這兩所學校極其強大的品牌聲譽充分彌補了這點不足。推薦閱讀>>>全球MBA院校排行榜公布 哈佛大學仍奪桂冠
今年表現出色的還有以下幾所商學院。法國的北方高等商學院(EDHEC),該學院同時參與了MBA和EMBA排名,其在歐洲商學院排行榜上的排名上升了8個位置,至第17位。荷蘭Tias寧堡(TiasNimbas)商學院排名第20,這得益于其MBA排名進入了前100名。因同樣的原因,德國萊比錫管理學院(HHL Leipzig Graduate School of Management)在歐洲商學院排行榜上排名升至第23位。
今年上榜的商學院分布在19個歐洲國家,不過其中一半要么來自英國,要么來自法國(分別為20所和18所)。管理碩士是歐洲最受歡迎的項目,在這份榜單上有61所商學院提供這種項目。相形之下,只有約一半的上榜學校提供MBA和高管教育項目。
哪些學校的畢業生在畢業3年后薪資最高?在管理碩士項目中,德國的畢業生薪資最高,平均年薪為7萬美元,西班牙和瑞士緊隨其后,分別為6.9萬美元和6.5萬美元。在MBA項目中,法國畢業生表現最佳,平均年薪為14.5萬美元(主要得益于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的項目);其次是西班牙,平均年薪為14.4萬美元。最后,在EMBA項目中,西班牙畢業生的平均薪資最高,為17.4萬美元,英國畢業生位居其次,為17萬美元。
法國電信商學院(Télécom Business School)的教師性別比例最為均衡,女教師占到了50%,而瑞士蘇黎世大學(University of Zurich)的女教師比例僅為9%。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IMD)的教師隊伍國際化程度最高,而俄羅斯圣彼得堡國立大學管理學院(St. Petersburg State University, Graduate School of Management)的教師則全部為俄羅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