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歷時五個多月調研,“2012最佳MBA排行榜”終于在各界期待中隆重揭榜。清華經濟管理學院MBA第五次蟬聯榜首,中歐國際工商學院MBA位列第二,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MBA首次進入前三甲,今年國內最優秀的前三十強MBA項目,各自的優勢和特色非常明顯,值得關注。
MBA教育已走過21年歷程,發展速度迅猛,每兩年發布一次的“最佳MBA排行榜”,從2004年首屆至今,已成功舉辦五屆,調研的時間跨度超過了十年,可以說,我們一直與MBA教育發展同步,見證整個行業的每一步變革和創新。
本年度調研和排行,先從國內200多個MBA項目中,初選60個項目,再進行三方位(商學院、MBA學生、企業雇主)調研,經過三個月的問卷調查、數據采集,兩個月的數據分析,最終編制出本年度的最佳MBA排行榜。
過去幾年,改革浪潮席卷整個MBA行業,各項目在培養方案和招生上,紛紛開始大力改革,一些改革先行者已開始收獲戰果,從榜單的名次變化中,體現得尤為明顯,也導致本年度整個榜單的座次變化較大。
前十強座次變化明顯
在本年度榜單中,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MBA以明顯的綜合優勢,第五次蟬聯榜首,并獲得師資實力、品牌影響力、學生滿意度和企業雇主評價四個核心指標的單項第一,清華近幾年在培養方案和招生方面的改革成效顯著,確保了持續領先。
作為榜首最有力的競爭者,上一屆與清華并列榜首的中歐國際工商學院MBA,本年度以微弱差距屈居第二,所有指標都與清華不相上下,并且保持其傳統優勢,獲得職業發展、畢業兩年后收入漲幅兩個單項指標第一。
最早實行招生改革的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MBA,近兩年生源質量有明顯提升,今年首次進入前三強,取代了過去四屆一直位列第三的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MBA,不僅獲得就業指導單項第一,還在職業發展、學生滿意度和企業雇主評價等多個指標上位居前列。
與上屆相比,本年度榜單的前十強座次,除了清華MBA穩坐榜首之外,前三強、前十強都有明顯變化。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MBA以很微弱的劣勢,錯失前三強。在幾大傳統名校中,北大光華MBA的全方位改革相對較晚,但其綜合實力仍在穩步提升,師資實力、品牌影響力、職業發展等指標都優于上海交大安泰。
排在第五到第八位的,分別是復旦大學管理學院MBA、人民大學商學院MBA、浙江大學管理學院MBA、廈門大學管理學院MBA,這四個項目較上一屆都提升了兩個名次。復旦MBA和人民大學商學院MBA,近兩年通過招生等多項改革和創新措施,使項目質量顯著提升。
浙大MBA在過去兩年中,報名數量和生源質量提升很快,其報名人數與實際招收人數的比率為7.27:1,與上一屆相比,幾乎翻了一倍,同時在就業指導、職業發展、畢業后薪酬漲幅等方面的提升也很顯著。廈門大學MBA的躍升,體現在招生和培養模式的創新力度上,學生滿意度也較高。
位列第九和第十的,分別是中山大學管理學院MBA和長江商學院MBA,這兩個項目較上一屆名次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主要體現在報名數量、實際招收人數、就業指導、企業雇主評價等方面。
后20強“黑馬”頻出
在本年度排行的后20強中,提升超過5個名次的項目有4個,分別是排名第15位的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MBA、第17位的上海財經大學MBA、第20位的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MBA和第25位的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MBA。
另外,還有四個項目首次入榜,分別是排名第26位和第27位的大連理工經濟與管理學部MBA、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濟管理學院MBA,以及第29位和第30位的暨南大學管理學院MBA和云南大學工商管理與旅游管理學院MBA。
在后20強中,北京地區的幾個項目提升較快,除了前面提到的北郵MBA、北交大MBA和北航MBA外,對外經貿大學國際商學院今年也提升了兩個名次,位列第11位。北京大學國際MBA(BiMBA)保持第12名沒變。
第13位的南開大學國際商學院MBA、第14位的四川大學工商管理學院MBA、第16位的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MBA,以及第18位的吉林大學商學院MBA、第19位的南京大學商學院MBA,均為各自區域內最強的MBA項目,它們在本區域的影響力,遠大于全國性的傳統名校項目,并且都在逐步加大向外拓展生源的力度。
從過去兩年來看,培養方案和招生的改革,對名次變化的影響較大,改革的力度如何、改革的進展快慢,直接影響到項目對學生的吸引力及質量。在改革的浪潮下,不進則退,體現到名次變化上,上升下降都很明顯,個別項目由于后勁不足,最終跌出榜單。
本年度調查發現
在上一屆排行時,我們曾做出判斷:未來兩年,全面改革將成為主流趨勢,這不僅會使MBA整個行業上一個新臺階,也會對競爭格局產生根本影響。兩年過去了,又有哪些新的變化呢?
● 多數項目改革成效明顯
正如我們所料,在過去兩年中,排名前30強的項目,85%以上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效果的最直接體現是:生源質量和報名人數快速提升。改革較早的清華MBA,2012年入學的招生中,共進行四批提前面試和一批正常批面試,報名總人數達到4122人,比上一年增長22.9%,報名/錄取比率高達9.8:1,吸引大批工作經驗豐富、身處管理崗位的學生入學。同時,進行培養方案的改革和創新,力求更符合學生和企業的新需求。
同樣改革較早的上海交大安泰MBA情況也很類似,改革后,項目整體實力有了質的提升。主流MBA項目的大力度改革,尤其在招生方面,會導致優秀生源進一步向這些項目集中,這符合優勝劣汰的規律,也給改革緩慢的項目帶來巨大的壓力,迫使它們加快步伐。
● 90%的項目學費上漲
過去兩年,從前30強項目的數據來看,90%的項目學費上漲,幅度從2萬到11.8萬不等。兩所體制外的項目,中歐MBA和長江MBA漲幅最大,分別是7.8萬和11.8萬,學費比很多商學院的EMBA項目還高一大截。
學費上漲有幾個刺激因素:其一是整個物價上漲;其二是改革后成本提升所致;其三是有意用價格杠桿來調節生源結構;其四是有些項目學費始終處于低位,成本壓力大。
● 生源低齡化出現轉變
近兩年,隨著招生規模的擴大,MBA學生低齡化趨勢非常明顯,80后一度成為MBA課堂的重要群體,2011年在各項目招生中,這點比較明顯。但是,隨著各個項目的改革逐步推進,低齡化趨勢開始出現扭轉,提前面試、重新定位培養對象、學費上漲,讓更多工作經驗豐富的、有經濟基礎的人走進MBA。2012年,不少主流MBA項目的學生平均年齡不降反升。
● IT融入管理和教學
智能終端和移動互聯網是過去兩年的熱點,這讓走在管理最前沿的商學院有了很好的創新機會,清華MBA、北郵MBA開始利用iPad和信息系統,提倡無紙化學習。比如北郵2012年新入學的MBA學生,每人獲得一部學院免費提供的iPad,通過課件系統任意下載課件,徹底放棄了紙質課件,可以修改課件、做筆記,學生之間還可以在線交流。學生和老師的課程,從入學開始,整個學習周期都在系統中記錄。把教學和管理與最新技術融合在一起,大大提升了教學和管理的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