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能培養出最具有創新的人才一直很多高校商學院的難點,所以各大高校一直都很關注在教育中的創新方法。據在職研究生網獲悉7月10日下午清華管院在紫光國際交流中心舉辦清華x-lab合作共建院系交流會。清華經管學院副院長高建教授、x-lab主任張幃教授、副主任Steven White、x-lab執行主任毛東輝、執行副主任黃瓅向來自材料學院、環境學院、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美術學院、理學院等學院的10位負責合作共建的對接老師介紹了x-lab成立兩個月來的進展情況,并就如何合作共建x-lab、合作共建的機制和內容確定等事宜進行了深入探討。x-lab平臺的項目學生代表也參加了交流會,共同探討如何在x-lab實現資源配置需求。
清華x-lab是在 “促進管理學科與大學融合、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重要戰略指導下成立的,它是一個依托經管學院,面向清華所有院系學生、校友、教師的新型的創意創新創業人才發現和培養的教育平臺。x-lab自去年年底籌備到誕生得到了學校的高度重視和各院系的鼎力支持。4月25日,包括經管學院在內的十二個院系正式簽署清華x-lab合作共建協議,在此之后,x-lab團隊通過拜訪、致電和其他各種渠道的溝通與合作共建院系保持聯系,并陸續確定日常合作共建的對接人,因此,此次交流會實際上也是x-lab合作共建院系對接老師之間第一次正式的見面交流會。會議由x-lab執行副主任黃瓅主持。
清華經管學院副院長高建教授向與會的教師介紹了x-lab成立的背景和初衷。在世界技術的創新、知識獲取模式不斷的推陳出新的形勢下,全球的大學創新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清華大學作為國內一流的綜合學府,更需要超越學科和思想的界限,創新探索新型的教育模式。“如果在我們原來的教育模式下,每個院系能夠提供的只是在各自原有知識架構下的教育,學生在創新創業過程中面臨的一些問題很難解決。但是各院系的優秀科技創目,通過x-lab平臺,匹配了經管學院的資源后,就能夠幫助學生解決很多具體問題,在學科交叉的基礎上培養學生團隊協作、創意創新創業的意識和能力,這種教育的實現,需要很多院系一塊來做才有可能做成。”目前這種模式在國內、乃至國際上來講,都是一種新型的探索。而清華大學在新百年培養人才方面探索這一新型模式,更需要全校院系合作共建。這也恰恰順應了陳吉寧校長提出的下半年在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教學方面進行改革的要求,通過聚合的力量使清華大學培養更多的創新型人才成為一種具備操作性的戰略規劃。
清華x-lab按版塊劃分,可分為學習、網絡、活動和培育四塊,主要產品有活動、課程、實踐平臺和網絡信息平臺。清華x-lab主任張幃教授介紹了x-lab的運營方式:以一年為單位規劃,x-lab將計劃舉辦50至100場各類大小的講座、沙龍、論壇等活動,滿足3000到5000名各院系學生參與創意創新創業的各種課程和訓練需求,讓100到200個團隊在實踐過程中得到具體的輔導。x-lab培育項目的進程概括起來大致為:提交、評估、培育直到實現成長。
介紹x-lab建立共建委員會的必要性時,張幃教授認為:有些院系獨立開發的科技創新項目,也許已經有一定的進展,但是下一步怎么做怎么將科研產品轉化為商品卻往往沒有概念。怎樣使一個項目從一個掙點小錢轉化成一個能夠為社會服務的組織使命,還需要很多的過程和資源,這恰恰是x-lab的使命之一:x-lab針對各種類型的項目向其匹配相應的資源, 通過項目面談,了解情況,對需要幫助的個體提供場地、導師、法律顧問、公司注冊、團隊招募、方案完善等幫助;而針對需要提供幫助的群體,x-lab將通過舉辦項目接待日、融資推介會、創業項目展、系列培訓、沙龍、講座、社區交流,協助媒體宣傳,甚至還可以幫助他們參加各種各樣的比賽,使得在比賽的過程中有更多的天使投資人和投資機構深入的了解這些項目,并將這些項目真正推向市場。因此,如何與相關院系開展特色的活動,是x-lab共建院系交流的任務。
交流會現場還邀請了x-lab平臺上的四個項目的開發團隊代表參會發言。“幻騰智能家居系統”是一個由來自精密儀器系、經管學院、電子系、自動化系的四人核心成員開發的項目。這套系統從硬件、電路的PCB(音)設計、協議的設計,到外觀、工業設計、模具生產,再到最后的銷售完全是靠團隊自己,因此該項目是一個典型的跨學科項目。項目核心成員,來自精密儀器系的王昊表示“第一批產品能夠實現實質性銷售,和跨學科的人才聚集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清華校園,有x-lab這樣的平臺,會對學生創新創業起到連接人脈、對接資源的作用。
來自建筑學院的袁大偉團隊所開發的項目叫“AOD智能3D打印機”,最初他的項目前期團隊搭建非常困難,只能通過QQ、論壇、或者熟識的發小來組建,但是大家的想法和目標很難統一。“后來通過x-lab,結識到一些志同道合并且很能干的外院系校友,但是在產品轉移到工業化生產階段和市場推廣階段的時候發現又遇到很多問題,在這種情況下x-lab提供的幫助,首先是品牌上的:當項目進行市場化推廣時,如果介紹自己是清華的團隊、辦公地點在清華時,‘清華’這兩個字就為項目節省了不少成本。一個正常需要六七千的東西可以做到四千多沒有問題。”袁大偉說的,實際上是x-lab在其創業過程中幫助項目團隊解決的具體問題:團隊組建和場地。
信息學院計算機系的楊術介紹了他們團隊開發的“防猝死感知網絡”項目,在x-lab舉辦的TOP10創新創業項目評選活動上,他們的項目躋身十強,并獲得多位天使投資人的關注。“我們本身自身實力比較強,但是術業有專攻,一碰到一些實際問題,比如說碰到法務問題、場地問題,還是需要尋求x-lab的幫助。” 近期,他們的項目已得到較明確的投資意向,但是創業過的人會明白:真正能夠融到資卻需要一個漫長艱難的過程,怎樣在前期把產品做扎實才是王道。
經管學院12級MBA學生吳軍則提出了MBA中想創業的群體面臨的問題: 不少對商業很熟悉的MBA同學雖有很高的創業熱情,但要想找到好項目并不易,他們發現部分專業技術團隊能力雖然很強,但市場化導向的意識相對薄弱,而且他們自己也意識不到。因此各院系合作共建時如果能建立一個信息或者資源交互共享的平臺,就能解決類似實際問題。
各院系的對接老師還各自從自己所在院系的實際情況出發,提出了各種共建提議和見解。公共管理學院的謝矜老師、機械工程學院的徐蝶飛老師、工程物理系的劉井泉老師、理學院的梁瓊麟老師都先后對x-lab如何實現院系合作共建各抒己見。材料學院的冉銳老師提議,院系合作進行創新方面的基礎性、通識性培訓;x-lab在各院系建立分部以實現信息互通;每個月有專題、有重點地由各共建院系根據院系技術特點與x-lab制作相關專題活動。美術學院的吳瓊老師提出x-lab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怎么把學生好的關于創意創新的想法收集起來,另外這些想法收集起來以后讓他們怎么能夠表現出來。環境學院的陳超老師提出,需要思考環境學院怎樣為x-lab作貢獻,怎樣將門檻高、涉及公共服務體系、需要社區和政府支持的環境問題拿出來在x-lab的平臺上討論和解決……這些建議為x-lab今后的工作方向提供了一些新的方法和思路。
x-lab團隊最后對各位老師的想法和提議表示了感謝。今后,x-lab還會以各種形式與合作共建院系開展交流,聯合各院系一起共同為x-lab的發展努力。
清華MBA項目始于1991,是教育部批準開辦的第一批MBA項目。經過20年的建設清華MBA項目已經成為中國最具影響力和品牌效應的MBA項目。截止2010年7月底,遍布世界各地的清華MBA校友已達到6758人,正在為中國和世界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積極貢獻著力量。
清華大學在經濟管理方面的教育實踐可以追溯到1926年經濟系的設立。1928年陳岱孫教授擔任經濟系系主任。1952年國家高等學校院系調整時,經濟系并入其他院校。1979年,為適應改革開放的需要,清華大學設立經濟管理工程系。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于1984年正式成立,朱镕基教授擔任首任院長(任期:1984-2001)。學院現任院長是錢穎一教授(任期自2006年10月始)。
清華經管學院以培養適應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需要的經濟和管理人才為宗旨,借鑒、引進國內外優秀經濟管理學院的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不斷改進教學工作、提高科研水平。國家改革開放政策的實行和經濟的迅速發展,為經濟管理教育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建院二十多年來,學院規模逐漸壯大,各項工作穩步提高。
清華經管學院現有管理科學與工程系、金融系、經濟系、會計系、企業戰略與政策系、市場營銷系、人力資源與組織行為系、技術經濟與管理系等8個系,在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等4個一級學科均有博士點。其中,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數量經濟等3個學科是國家重點學科點。全國工商管理碩士(MBA)教育指導委員會的辦事機構也設在清華經管學院。
在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組織的全國一級學科評估中,清華大學工商管理學科整體水平排名第一,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整體水平排名第二。清華大學MBA教育項目在全國MBA教學合格評估中排名第一。
2007年至2008年2月間,清華經管學院連續獲得國際商學院聯合會(AACSB)認證、AACSB會計認證、歐洲管理發展基金會(EFMD)的EQUIS認證,成為目前中國內地率先獲得AACSB和EQUIS兩大全球管理教育頂級認證的商學院,也是亞洲地區同時擁有AACSB、AACSB會計認證、EUQIS認證的四家商學院之一。